薑維軍全程都很緊張,這一次的中秋文比是多年來唯一一次他覺得有可能贏的情況,所以才親自帶隊。
江淮學院和珞珈書院是世仇,千萬不能輸啊!
譚薇薇吟唱一首聖賢作品,刹那間無數風雪籠罩擂台,寒霜風雪直撲許仙兒而來!
許仙兒不知吟唱什麽作品,烈日出世,刹那間便雲銷雨霽,寒霜風雪皆被消融。
譚薇薇早已備好下一首,兩柄利劍破空而出劍光閃耀,交叉而舞斬向許仙兒。
秦淮眉頭一挑,這是戰書閣中的固定進攻作品《詠劍》。
《詠劍》可以說是絕大部分普通學童學習的基本進攻手段,學院裏的佼佼者才會學習其他作品。
學童時期可供學習的戰鬥作品極少,畢竟在當年聖人還在的時代,學童都是被保護的存在,無需戰鬥。秀才時期才學會出口成章,吟唱作品進行戰鬥。
出口成章是一種類似於“天賦異能”的東西,在文院或者聖院經曆聖力洗禮突破後,秀才都會掌握這種技能。
作用是,口誦出的詩句或者聖賢之作有戰鬥之能,附加力量。
但這百年來華夏的情況明顯和當年不同,需要更多有生力量。在聖院的暗中授意下,學童也漸漸開始學習戰鬥。
聖人手段無邊,不知用了什麽方式,讓華夏學子學童時期就學會“出口成章”的天賦,但是,卻失去了附加力量的天賦,隻能發揮最基礎的作品與天地共鳴的力量。
進入秀才,便能掌握出口成章的力量。這力量相當於是文寶的功效,提升一成聖賢作品的威力。
所以,《詠劍》幾乎是所有人都會用的招式,這一招也被開發得爐火純青,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譚薇薇的理解和秦淮相似,這兩柄劍刃亦真亦幻,虛虛實實,進攻路數難以捉摸。
許仙兒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她同樣使出《詠劍》,不過她隻有一柄更加巨大的利刃,力劈兩柄劍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