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瞧好了。剛才這位老板說的確實沒錯,無論是從他的手感,胎釉來說,這東西看起來就像是真的一樣。”
“但是它也僅僅是看起來一樣而已。畢竟現在的科技手段這麽發達,這新的沒問題,做舊也同樣不是什麽大問題。”
“你們看這裏,落款!這落款雖說隻留下了半邊,但是大家請注意,光緒時期的落款字體大都雙行六字。可是這上麵的字大家不覺得少些什麽麽?”
我舉著那半片碗給眾人瞧。
其中一名老板笑道,“小夥子,這你可說錯了,雖說是雙行六字,但是那是楷書範本,這是篆體,大都以三行六字為題。”
眾人聞言也是紛紛點頭。
老者站在一旁忍不住冷笑一聲,“怎麽樣?以為這裏的人都好虎弄不成?”
我搖頭。
然後說道,“是啊,是篆體,所以我想問問,既然是三行六字,這篆體的製字為何在這個位置?”
說完,我抬手一指。
這個製字正好在碎裂的邊緣。
如果這麽看的話,倒也不覺得有什麽問題,但是如果要是把另外半邊碗也合上的話,那麽這個製字就變成了在中央。
大清光緒年製六個字,無論怎麽排,都不可能排出這個位置來。
“你……”
老者抬手指向我,身形不由得一晃。
“諸位,雖說這碗隻有小半邊,但是大家也得認真看啊!”
說罷,我把另外大半邊碗也拿了出來,兩者一合,落款瞬間變成了雙行六字。
哪裏是什麽錯位,人家一根印的就是雙行六字,而非三行六字。
當時那人來賣碗的時候就說了,這時當時的錯品,應該打碎再造,卻不知為何留了下來。
就像我們現在的紙幣一樣,如果印錯了留存下來肯定值錢。
對方想以這樣的一個說辭,把這件贗品說成萬中無一的寶貝,然後賣個高價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