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絕望的密室》的過程,是令我極其痛苦的。在近三個月的創作中,我下班之後,回到家吃完晚飯便先要去睡覺,然後在十一點鍾才爬起來寫這部小說,每日堅持到一點多才結束寫作,這麽做完全是為了給這部小說的創作營造出一種黑暗且壓抑的氣氛來。
這段期間我無異於穿過了一條深邃的隧道,久久處於黑暗的“洗禮”中。這使我在穿出這條“隧道”時,完全不能睜開自己的眼睛,因為刺眼的光明已經讓我感到了強烈的不適應。
怎麽形容這部小說呢?我在創作之餘仔細的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它就像是一篇超出規定篇幅的高考零分作文,是我對當前中國教育體製的一種無聲的抗議,這件事我早在九年前參加高考時就想做了,隻不過那時沒有那個膽量而已。
我盡量把近些年中一些出現在大學生身上的惡劣事件編排到了故事中去,以便可以引起讀者的共鳴,讓讀者可以和我一起來思考我們國家在教育製度中出現的問題。
中國人天生不愛思考,當下就是例子,在遇到社會上的諸多問題的時候,享受不公平利益的群體興高采烈,越發猖狂,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其他人的死活;利益被侵害的群體看則苦大仇深,但如若事不關己,則隻會在網上找到某個帖子,在上麵留下幾句國罵,頂貼之後便覺得身心愉悅了很多,然後就可以帶著“好心情”去玩魔獸世界或者去看無聊的網絡小說了。這就是我們當下大多數國民的思想現狀,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精神在當下社會的延續。
我們常常隻會抱怨,卻很少有人去思考要怎樣才能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現狀。這種思維上的懶惰,意識上的缺失,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我們的大學生群體。這個本該最有朝氣,最有想法,最會思考的群體,在當下他們也已經變得像一潭死水一般,難以掀起任何的思想波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