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老韓就帶著陸鍾早早趕到西湖岸邊,兜兜轉轉,來到一座小山腳下,這已經是他們連著第三天趕到這裏來了。
從廣州到杭州有千裏之遙,老韓一路上奔波勞累,病情更加嚴重,不時痛苦地咳嗽。
陸鍾看得心疼,趕緊遞上水給師父潤嗓子,“師父,既然段七前輩已經答應幫咱們聯係這位無非子大師,您為什麽拒絕呢?由他引見不是要省更多時間嗎?”這些天來陸鍾一直在疑惑這個問題。
“既然是高人,打交道的方式就跟普通人不一樣。真正的高人,再多錢財都不會看在眼裏,咱們就算送再重的見麵禮也不足以打動他的心,倒不如三顧茅廬表表自己的誠意。”老韓歇了會兒,讓陸鍾攙著自己快些上山。他謝絕了段七的引薦,隻打聽清楚無非子每天都要來這山上養氣和采泉。日出刹那的天地之氣據說是陰陽調和至純至真,是養氣采補的最佳時分,所以那位無非子每天都會早早趕來。
這座山名為葛嶺,東接寶石山、西接紫雲洞、南憑西子湖、北倚黃龍洞。東晉有位了不起的道士葛洪曾在這裏煉丹修道,葛道士不僅是高道更是個大善人,常為百姓采藥治病,還在山上的井中投放丹藥,山下的老百姓喝過水後都身體健康,出了不少長壽老人。後來葛道士得道飛升,老百姓們就在山上修了座葛仙祠,供奉這位高道。那葛仙祠經過朝代更迭,至今還存在。葛道士道號抱樸子,所以如今的道觀便稱作抱樸道院,也算得上杭州一名勝,日日香火鼎盛遊人如織。
上得山去,天色漸漸清朗,老韓雖氣喘連連,卻也盡力登上了初陽台。初陽台是個小小的亭子,據說已經有千年曆史,葛道士當年曾在此觀察星象。時間還早,遊人稀少,隻有一位中年男子穿著玄色褂子在亭中閉目打坐。他的手結了兩個手印,端放在膝頭,麵色紅潤腮上無須,一頭黑發整整齊齊地朝後梳著,露出飽滿光潔的額頭。那人的體型跟十四五歲的少年差不多大小,個子不會超過一米六,骨架也不大,看起來很瘦小。在他身邊放著兩隻不大不小的塑膠水桶,桶裏盛滿了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