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部隊休整妥當,嶽飛便叫人裝了一車貨物,去酬謝張渚鎮上的一大戶人家——張大年。
因為自己的部隊資糧於官之前,這些大戶多有資助錢糧之舉。這個張大年是資助嶽家軍物資最多的一個。
張大年在太湖邊上還修建了一個園子,取名‘桃溪園’,景致非常不錯。嶽飛之前閑暇時遊賞過一次,是以這次特意帶上了郭奕和趙敏前去。
那張大年甚是好客,將眾人帶到桃溪園,親自煮水鬥茶。
席間聽聞嶽飛講述在靖安追上金人一節,繼而收複建康,凱旋而歸,張大年止不住擊節叫好,竟至手舞足蹈起來。
眾人都喜得他舉止天真,紛紛鼓起掌來。
那張大年跳完之後,又叫下人取來筆墨,非要嶽飛為桃溪園就此事做個題記,以抒壯誌。
嶽飛也意興昂揚,提起筆略事沉吟,便揮毫而就:
近中原版**,金賊長驅,如入無人之境。將帥無能,不及長城之壯。
餘發奮河朔,起自相台,總發從軍,小大曆二百餘戰,雖未及遠涉,討**巢穴,亦且快國仇之萬一。
今又提一壘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舉而複,賊擁入江,倉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馬不回耳!
今且休兵養卒,蓄銳待敵。如獲朝廷見念,賜予器甲,使之完備,頒降功賞,使人蒙恩,即當深入虜庭,縛賊主,喋血馬前,盡屠夷種,迎二聖複還京師,取故地再上版籍。
他時過此,勒功金石,豈不快哉!此心一發,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嶽飛書。
嶽飛大抒壯誌雄圖,寫罷,眾人掌聲雷鳴。
郭奕眼見嶽飛躊躇滿誌,慷慨激昂如此文字,也大有感懷。確實令人擊節,仿佛眼前之人就是自己千辛萬苦要找之人,不禁眼圈微微泛起紅潤。
一旁的趙敏也是心中激**,開口言道:“嶽大哥,我爹爹以前也經常寫這種誓詞言誌,給那些江湖朋友們看,我都不覺得有什麽稀奇。今天看到你寫就的這個,竟然大有感觸,是不我年齡長了,也有了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