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四日,金川城糧價漲到了二兩銀子一鬥。雖然貴,但好在有了穩定的供應,可以讓糧店保持每天開業兩個小時的出貨量。
糧食價格穩定了,城主白擎天自然也就放鬆了一下緊張的神經。
雖然,他的城主府以及他豢養的城防軍都有飯吃,但,若是整個城的老百姓都因為缺糧而造反,他的城防軍也頂不住。
麵對幾十萬饑民,自己那兩千城防軍肯定是必敗無疑,畢竟,人數對比太懸殊了。
現在有那麽一些高價糧食頂著,至少把所有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怎麽搞錢買糧食方麵上,短期內是不會針對城主府有什麽過激行為。
長期來說呢?
白擎天一點都不擔心,隻要能頂過這麽十幾二十天,外麵州郡接濟的糧食就會到了,到時候糧食供應充足,糧價也就會降下來。
又是十天,其他州郡援助的糧食沒來,卻等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秦國其他州郡居然也缺糧,自顧尚且艱難,更別談支援金川城了。
直到這個時候,白擎天才意識到,這不是自己一個城市的問題,而是整個秦國的糧食供應都出現了問題。
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也簡單,稍稍有點地位的人都看得清楚,秦國周邊國家,不知道為什麽紛紛陳兵靠近秦國的邊境。
雖然沒有遞交開戰書,但秦國卻不得不派兵加強邊關防務,在全國大征兵的背景下,秦國國庫也虧空了,大量的青壯男子放棄了生產,不得不充實軍隊。
要知道,軍隊是不從事生產的,是純消耗糧食的單位。
一方麵從事生產的青壯減少,一方麵是需要養活的部隊數量急劇增加,秦國怎麽會不缺糧食?
隻是這糧食危機爆發的這麽快,這麽猛,卻是秦國各貴族沒有料到的。
畢竟,不管七國之間怎麽亂戰,這世家之間的生意可是從來都沒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