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朕還是小看了韋相的力量了啊。”
朝會結束後,趙啟身上不免還是出現了幾分頹然之氣。
“陛下,您應該知道,此次所觸及的是韋相和柴公兩人的共同利益,我們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了。”
趙啟行走在石渠閣下的青色草坪間,花香流溢而出,隻不過沁人心脾的芳香仍難以調和趙啟的失落情緒。
桓浩恭敬跟在他的身後,語調間盡是為趙啟打氣之言,“他們二人聯手,除非聖後娘娘不答應,否則極難壓製他們。”
朝堂之上。
華秋依照趙啟的計劃對戰略提出了質疑,桓浩的人乃至向伯符在名單中提及的某些官員也附議,但隨著韋一行和柴端的共同發力,
最終聖後並未同意改變戰略,緣在衛尉黃庭柱亦是認為四城一線的防禦方案並無不妥,
而黃庭柱亦是功勳卓著之人,且許廣安雖是韋一行的學生,但自身能力在聖後看來也是毋庸置疑的,何況太尉劉然也認為沒有必要在這種時候調整作戰計劃。
最終趙啟的意圖終是夭折。
“我本以為,韋相在大是大非前會傾心為國,沒想到他竟然和柴公沆瀣一氣,”
許渭神情激奮,胸腹中仿積攢起一口惡氣,“如今國家危如累卵,民有倒懸之急,他們在這種時候還不忘碾戰爭財,真是可惡至極。”
趙啟側目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方源嘿嘿笑道:“現在,你該看清你父親是站在那一邊的了吧。”
聞言,趙啟狠狠瞪向他。
方源以香妃扇遮臉,縮首以待懲處。
然他沒聽見小皇帝的聲音,卻是傳來許渭咬牙切齒之言,“父親平日裏所說忠君愛民,不過空話,是我太過天真。”
“別想那麽多,”
趙啟微笑說道:“許卿和我們隻是有所分歧,他一心自是為國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