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決定大昭東部戰事走向的軍事會議直至深夜,接近淩晨才得以結束。
一道道政令從深夜的大昭皇宮中飛出,最終韋一行等人確定了胡廣的方案,但在其基礎上進行了改動,旋即調一萬五千襄軍南下,其中有水軍五千進駐臨化港。
經趙啟提議,撥三千襄軍入靈開道,此地正是臨化港後一處險要之地,兩岸俱是高山十分險峻,故有神靈降臨此道方開的說法。
布置三千襄軍在此確有大材小用的嫌疑,但是放棄兩港後,逆燕多半是會從南華出兵聯合逆越的。
在胡廣陳玄默等人的讚同下,韋一行才同意將原本伏在此處的雙江郡兵換成三千襄軍。
守在外麵的廷尉張揚見到殿中諸位大臣終於走出來,非常認真整理身上官袍,他已在此等候許久了。
“劉公,陳大人,上官大人,”夜色下,張揚一一拜見。
劉然短暫愕然,還禮說道:“張大人,如此晚了,你這是何必呢?”
張揚道:“今日事今日畢,下官豈敢怠忽。”
“哈哈,”劉然拂須大笑道:“揚誤會某之意了,夜色已深,為聖後娘娘鳳體計,揚不該如此啊。”
“聖後娘娘係天下安危於一身,自是比臣等忙碌些,然至此內外多事之秋,更不應該稍有懈怠。”
劉然覺得自己和這樣的人說這樣的話,簡直就是自己犯了糊塗。
“怎未見相國大人?”張揚問道。
韋一行道:“娘娘留韋相幾人還有事商議。”
便在此時。
寇騰出來宣張揚入殿。
殿中趙啟已深感困倦,但聽到胡廣請罪,頓時就來了興趣。
所請之罪,自是他的孫兒胡興先後犯殺人之罪,**之罪以及栽贓嫁禍之罪,強奸未遂之罪。
他請罪之時,廷尉張揚自然還沒有進來,判決結果也無人得知。
但胡廣還是請不教之罪,請求聖後賜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