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分鍾之後,蘇睿聽到身後傳來一聲鳴笛,接著,就是車子啟動遠去的聲音。
很明顯,中年司機還想再勸阻他幾句,見蘇睿如此執著,也就隻好作罷離去!
“長陽山”是一條連綿起伏的山脈分支,它的左右都是高峰。
與之相連的,有一個山峰叫做“千支山”。
從遠處看,整座山頗為奇偉險峻,正是如此,那裏很早以前就被開發成了旅遊景區。
但是,圈起的旅遊區邊界,離“長陽山”還有一些距離。
那個開發商,也是看中了“千支山”的旅遊資源,才將“長陽山”納入規劃的。
同身後的幾座高峰相比,“長陽山”就顯得微小了很多。
在古代的風水中通常都認為,連綿奇峰低矮處頗有龍頭的模樣,葬此地可以惠及子孫。
所以一般這樣的山,通常都被當做墳山以供周圍百姓利用。
這是蘇睿第一次來到這個傳說中的“亂墳崗”。
因為被規劃,山腳下早在幾年前就圍起了薄薄的鐵板。
但是因為好幾年也沒有人維護,很多鐵板已經被風吹倒了一片。
蘇睿所在的地區偏南方,雖然是快要過年的冬季,但很多樹木仍舊是鬱鬱蔥蔥。
那些被風刮倒的鐵板,有的都已經紮進了樹木的軀幹之上!
往山上走,有一條人工踩出的小路!這條路,大概是以往前來這裏祭祀的人們經常走的路。
小路大約寬一米半,兩旁生長著低矮的灌木。
透過灌木叢,隱約能看到山上林子中的一些凸起。
不用想,蘇睿也知道,那些凸起就是沒有遷移走的墳包!
臘月底的天,寒風陣陣,吹的四周樹木的葉子發出窸窸窣窣的摩擦聲。
走在這樣一條幽暗的小路上,再加上夜色的籠罩,以及林中墳包的襯托,整個“長陽山”都散發著一股子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