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烹治大唐

第100章 陝州油條

這個時代,唐人就已經描繪出了簡單的輿圖,以指導商人外出經商。

輿圖繪製的十分樸素,隻標注了非常重要的城池,關隘,道路和驛站。跟後世的地圖,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比例尺更是不可能有,上麵表示距離的,稱作腳程。

依照輿圖上的標注,從長安至東都洛陽,走官道居然有八百餘裏。孟凡最初知道這個事實的時候,也頗為吃驚。

要知道,長安到洛陽,直線距離不過三四百裏。

但官道的路線,卻並非是一條直線。因此路程才增加了一倍有餘。

兩京之間,沿途設有二十七座驛站,便算是這個時代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了。

在路曉行夜宿,幾人大約以每天一百裏的速度,向前行進。

起初,孟凡和兩個女孩兒,還興奮勃勃,掀開車箱的窗簾,不時欣賞著大唐的壯美山河。

一天之後,兩個女孩兒便都精神不振,在車上昏昏欲睡了。

孟凡知道,這是不常乘車,暈車的表現。還好臨行之前,他們帶了些純度很高的花露水,對於暈車多少能起到些提神醒腦的作用。

孟從虎一路都隨著車夫,坐在轎廂外麵,車廂內,就隻有孟凡,崔鶯鶯和孟甜三人。

關中平原這時候,還是綠草成蔭,灌木叢生的豐美草場,並非像後世的黃土高源,赤地千裏,溝壑縱橫。

因此,黃河水也是極其清澈的,水量也比後世大了許多。車馬延著官道而行,間或有與黃河並向而行之時,便可見到草長鶯飛,生機勃勃的大河氣象。

他們本可在長安便買船直下,經廣通渠直入黃河,一路東來。

這樣不僅能節約兩日的路程,也更加方便快捷一些。

那為何舍近求遠,選擇了陸路呢?還不是因為,水路比較費命。

黃河水道有一處極其險要的所在:三門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