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頭大的說話,在哪兒都是這個道理。
死亡率高,所以村子裏基本上一家至少都生三四個,有些甚至生了五六七八個,像老王他家隻有一個的少之又少,老王估摸著是老媽不願意,懷胎影響她研究玄學。
家裏就他一根獨苗苗,他就算不為自己,也得為老爸老媽著想,狗命重要。
怕死的他,這幾年都把穿越者那該死的好奇心改掉了,一切以小命為首,能別人幹的事情一定不要自己幹,同時想盡一切辦法,培養自己的保護傘。
因此,自從他接手了家裏的夥食之後,食材的質量直線上升,最近已經開始用丹參燉湯,堪稱十全大補,喝得大魯和老鵬一天發泄不完的精力。
老爸還好一些,晚上他經常能聽到隔壁父母造娃的聲音,像大魯這樣的單身漢子,不知道是不是去找村裏的寡婦們解決的。
桂花村當初是從湧泉鎮分出來的,主要是王姓和李姓,其他姓氏的比較少,這幾十年下來,基本全是王和李了,都是自家人,日子過得也簡單,村民們還是很憨厚淳樸的,老王挺喜歡這裏的氛圍。
村裏經常死人,所以寡婦挺多,很多都選擇了再婚,男的娶兩個的也不少,隻要人家自己願意,娶多少村裏也沒人管,這方麵還是很開放的。
村裏的政策就是沒實力不出去拚命的,那就多生娃,能生多少生多少。
不怕養不起,村裏補助你!
老王知道的家裏人口最多的,村西邊木匠老東頭。
家裏十多口,兩個老婆十一個孩子,現在還有一個懷在肚子裏,今年就能湊齊十二生肖,最大的還不到十六歲,據老東頭說,他年底還想取個寡婦進門。
你說這,大魯同誌聽了多難受!
人家這響應村裏政策的號召,白天晚上的幹,老爸還給他頒發過村裏的物資慰問,聽說當時上門發物資的時候,對方從屋裏出來,衣衫不整,褲子還鼓鼓囊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