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不僅是娛樂中心,也是美食雲集之地,有各種小吃,東興大街附近還坐落著太白樓、同福樓、天和玉、泰豐樓等大飯莊,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登瀛樓。
這家飯莊創建於民國二年,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齊人徐芾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所以“登瀛”二字不但從方位上暗喻這裏經營的是魯菜,也給人飄然若仙的感覺。潔淨的廳堂,華麗的陳設,精美的菜品,周到的服務,吸引了各界名流光顧。連普通市民攢點兒錢也願意來這裏消費,哪怕隻點一道菜也覺得是榮耀,是享受。
此刻是傍晚七點鍾,正是飯莊最繁忙的時候,一輛鋥亮的奔馳車停到登瀛樓門前。司機畢恭畢敬地拉開車門,一位年近六旬的長者走下車來——這個人身材高大,穿的雖是紡綢大褂,卻腰板筆直,透著威嚴,左手拄著一根亮銀包頭的文明棍,右手戴著兩枚亮閃閃的寶石戒指。他相貌還算端正,隻是天生的鷹鉤鼻、三角眼,留著一部濃密的絡腮胡,透著幾分煞氣。他才剛站定,又從車上下來兩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也都人高馬大、體格健壯。他們穿著褐色大褂,一左一右站在他身邊,與其說是仆人,不如說是仆人,不如說是貼身保鏢。
門上的夥計早瞧見這三人,卻沒過去迎接,而是匆忙往店裏跑。不多時登瀛樓的王經理親自迎出大門道:“貴客臨門!好久不見,陳督軍,您近來可好?”
那長者不苟言笑,擺了擺手道:“如今哪還有什麽督軍?老皇曆——翻不得嘍。”
“瞧您說的。”王經理久在勤行閱人無數,最曉得這些老軍頭愛聽什麽,“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您現在不過是退歸林下不帶兵了,倘若帶兵打仗依舊是千軍萬馬指揮若定。什麽先生、老板,這些稱呼都不中聽,還是叫您督軍最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