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霜沉吟道:“徐夤?”趙武不等陸霜思索,喜悅的大聲說道:“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進士。梁開平元年(907年)再試進士,成為福建曆史上第一位狀元,還鄉後為閩越王審知幕僚。”孫菲搶先笑道:“嗬,沒想到,我們的趙捕頭知道的還挺多了嘛?”趙武臉上露出喜悅,謙虛道:”那裏,那裏,隻是略有所聞而已!沒什麽!”陸霜這會兒才小聲的說道:“連那徐大人這樣的前朝前輩也都稱讚這孫權,看來這孫權是一個英雄了!”趙武急道:“孫權當然是英雄了,就連他的敵人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他繼父兄之基業,虎踞江東以窺天下,那也是一代帝王呀。”趙銘這會兒也有了點興趣,慘合道:“英雄是英雄,可他不是沒有一統天下嗎?”趙武笑道:“銘叔此言差異!”自從趙銘加入我們行列後,趙武就一直喊趙銘為銘叔!”這會兒繼續道:“孫權不是沒有一統天下之誌。他是看到了天下大勢,以江東之力要打敗曹操是不可能的,所以走聯劉抗曹的路線,以求三足鼎立之勢。”陸霜點了點頭道:“小武哥,說的不錯,依我看之所以歌頌他的詩詞較多,我想可能主要是受這個三足鼎立的影響較大。吳的故都在(石頭城),221年,劉備稱帝,興兵問罪,孫權果斷任命39歲的陸遜為大都督,迎擊劉備,於彝陵火攻大破敵軍。222年,曹丕三路伐吳,其中兩路各有勝敗,魏軍整體局麵占優,然朱桓重創曹仁軍,扭轉了整個戰局,魏軍不如預期,隻得引退。(曹丕時代,對孫權四次用兵,皆不如意)223年,劉備病逝,蜀、吳互通使臣,關係緩和。226年,曹丕病逝,孫權乘機攻江夏,不克而還。
229年,孫權於武昌登基為皇帝,建國號大吳(今湖北鄂城),東吳王朝正式成立,旋即遷都建業也就是今天的金陵,234年,孫權響應了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禦駕親征合淝,卻敗於揚州都督滿寵。(229年後,孫權多次出兵北伐,因戰役過多,日後再來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