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自殺疑雲
這個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
立冬剛過,天氣也漸漸涼了下來。在馬斯南路的一棟洋房裏,一位文人模樣的男子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閱讀報刊。
他上身穿著一件白色襯衫,襯衫外罩著灰色的西裝馬甲,下麵是黑色的西褲,足上是一雙揩得油光鋥亮的牛津皮鞋。此人看上去四十歲左右,長了一張長臉,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整體顯得很斯文。
在他麵前的幾案上,還散落著另外幾份報紙,其中有洋文的《字林西報》,也有以新聞攝影為主的《良友》畫報。
說起這位先生,他可是一位聞人,在生物學界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畢業於複旦大學,在德國圖賓根大學讀了博士,後又回南京中央大學生物係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動物個體發育、細胞常數、昆蟲內分泌腺等,研究成就以細胞重建最為突出。提起陳應現教授,學術圈內的沒有不表示欽佩的。
而此時,鏡片後他那雙銳利的眼睛正聚焦在手裏那份《時報》上。本埠新聞欄裏的一篇報道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篇新聞占據的版麵很大,使人難以忽略它。這新聞的標題是《地皮大王周金林昨夜自殺離世》。下麵附著一段冗長的記載,大意是:知名地產商周金林於昨夜在家中書房投繯,家人聽見異響,趕忙進屋去救,誰知書房從內反鎖,家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破門而入,將周金林救下,但為時已晚,人早沒了呼吸,享年五十一歲。
新聞裏還提到,房屋的兩扇窗戶都從內鎖上了。
此案影響重大,警務處總巡捕房的高層十分重視,派出著名的華人探長葉智雄前往周府。葉智雄仔細檢查了書房,因無出入口,故排除了他殺的可能性。但其家眷堅持認為周金林不會自殺,案子一定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