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揚帆大明

第60章 強推銀元

隨著銀元的大量投入市場,其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當然也有部分有心人很快發現了銀元並非足量的銀幣,開始拒絕起銀元來,這裏麵那些小商小販尤其明顯,其實銀元的方便他們受益最大,但是由於對朝廷和國家信譽這種概念不懂,加上賺錢不容易,一種本能的反應而已。

銀元投入市場三個月,戶部報告朝廷收益超過兩百萬,這才是朱顯波鑄造銀元的第一步目標,就是要回收大量白銀充裕國庫,既然賺到了,那麽理應要實現第二部,保護好銀元的流通和貿易的興旺。最直接的辦法莫過於強推。

於是下令全國,為方便交易,振興帝國貿易,今後以半年為限,交易流通隻允許建貞朝銅錢和銀元,其餘銅錢和碎銀交易將視為非法,同時各州縣衙門在未來兩內年必須每日提供兌換業務。而比例仍舊維持不變。

同時下令大明各屬國番邦,除黃金外,將逐步推行銀元交易。李明德和張瑞圖對此舉很是擔心,他們主要還是擔心激起民變。

“皇上,如果商人私自收藏銀錠,不願意交換銀元,那銀元將很難進一步推廣,如果朝廷強行推廣會不會失去民心啊。”李明德擔心動亂。

“你想過沒有,其實老百姓手中的銀兩有限,隻要維持銀元和銅錢的比價不變,那麽老百姓其實不會吃虧。那些小商販需要的資本積累,其實銀元已經很好了,再多就可以用黃金作價,而銀元和黃金的比價保持不變,那麽他們大量的財富就不會縮水,看起來白銀十少了。但是購買能力沒有下降?”朱顯波得用現代金融知識給這兩位解釋。

“購買能力?”張瑞圖很是不解,李明德也是一臉迷茫。

“簡單點,以前一兩白銀能買多少豬肉,現在一個銀元也能買,如果小販不同意,大可以換成銅錢再買,所以沒不要糾結那個實際分量,各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朱顯波也不知道舉什麽例子了,可能是當下豬肉價格太貴,印象深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