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鄭泰的周旋,最主要的是砸錢,終於從澳門運回兩門西方大炮,於是徐光啟等人又有的忙了,整天圍著大炮測量,計算。是不是又拿朱顯波給他的設計草圖比對。
而出國留學的童鞋們來信說雖然見識到了各類大炮,卻無法詳盡了解製造過程,徐光啟這邊也不等了,根據朱顯波的圖紙和船隊運回來的樣品就開始改造、研製新型火炮。
“徐愛卿,首先可以考慮從管體材料上著手,炮體長度可分大中小幾類,小型的將來用於城防,中型的考慮安裝上船,大型的主要用於陸地攻堅和港口碼頭防守。”
“皇上,臣擔心火炮太重,無法搬運。”
“靈活性確實是個問題,但你可以考慮在炮體下方加裝車輛,用輪載,這樣移動相對方便,你可以考慮車跑連體和車跑分離的多種配合方式。”
“是啊,臣怎麽沒想到用車載呢,用四方小車,戰時可以靈活轉動,平時運輸則卸下小車裝大車上。皇上真是英名蓋世啊。”
“還有要陸續設立炮廠、火藥廠,由兵仗局統一管理,兵仗局暫時劃歸科技部部,等戰時會緊急情況工部、兵部可以參與其中,科技部提供技術。”
“臣等領命。”
既然決心要搞必須全麵領先西洋人,現在就要奮起直追,不然將來真到了海上,打起大海戰來,拿人拿劍拚可不現實,朱顯波還好有電腦,電腦裏資料也確實夠詳細。隻是要慢慢整理再傳授給徐光啟等科技部官員。
對於火槍來說,紙質彈克是關鍵,而對於火炮來說,射程和炮彈打出後的威力很關鍵,射程比敵人遠就可以搶得先機,炮彈爆炸威力大殺傷力就打,戰場上武器的先進性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看殺人的成功率的。這一點朱顯波受近代戰爭史影響很大。他知道,火槍要想對付女真族的騎兵,必須擴大射程。而將來要在海上稱霸,火炮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