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揚帆大明

第81章 虎視眈眈

田諾在山海關終於有確切消息傳回,在對外擴張上,皇太極遠遠超過了他的前輩。剛剛迎來他即汗位後的第一年,就派大貝勒阿敏、貝勒濟爾哈朗、阿濟格等統大軍征朝鮮,在朝鮮土地上點燃了兩國的戰火。他提出此戰,一征朝鮮,二討毛文龍,說是“兩圖之”。朝鮮責問後金無故興兵,遭到阿敏的反駁,並列了朝鮮不遣使吊努爾哈赤之死等七大罪狀。

在後金兵的武力進攻之下,朝鮮國王李倧棄京城,帶著妻子逃到了江華島,派其弟原昌君與後金講和,訂立了“江都之盟”。後金與朝鮮結為兄弟之國,大掠三日而返。後金從這次勝利中,打破了朝鮮與明朝的同盟關係,緩和了它今後出兵可能出現的後顧之憂,又從納貢和開市中獲得了一定的物資利益。

而孱弱的李朝政府居然宣布我大明統治,從此不再向我大明稱臣納貢。可惡啊,這個三姓家奴,一點骨氣也沒?那天日本打過去,估計他還得和皇太極斷交。哎,這狗也看主人,主人落魄就要換,想想也不完全怪他們,皇太極都打到家門口了,大明朝又暫時無力插手,那他不投靠皇太極難道等著滅國啊。

然而由於袁崇煥的存在,加上朱顯波及以前的皇上不斷向東北邊關,努爾哈赤是在寧遠吃了敗仗不久死去的,皇太極即位時,皇太極一上台就曾致函寧遠巡撫袁崇煥,表示希望“彼此和好”。袁崇煥絕不示弱,回信提出,既然希望和好,就應說明後金如何從占領的遼東地區退出。實際上雙方都沒有多大誠意講和,後金想爭取時間用兵朝鮮,明朝則時時不忘恢複一統天下。

後金有一名漢人生員嶽起鸞,力主與明朝議和,說不議和,人民就會逃亡殆盡,若和好,就應速行放還漢人,或歸其紳士。他的奏疏上達以後,皇太極就把他殺了。我們也並非坐等後金退兵,而是一邊要地,一邊修築塔山、大小淩河城及錦州城,加緊備戰。而徐光啟等人鑄造的火炮,朱顯波源源不斷的送往東北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