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揚帆大明

第83章 武狀元戚宏亮

當然也辛苦周濤,一個人查資料,經常在朱顯波房裏睡著了,經常等朱顯波回去再弄醒她免不了雲雨一番。

授課的內容當然包括如何做好公務員,但主要還是講世界形勢,講海軍強軍之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到後期,徐光啟抽空來普及了些科學知識,做公務員的,不懂科學可不行。

很快這些具備研究生水平的書生們將走上朝廷建設的個個崗位,擔當重任,朱顯波仿佛也看到了大明帝國像太陽一樣慢慢升起,是啊,隨便什麽時候人才是最重要得,何況我大明的人才知識將遙遙領先他國。

文考之後的技工大比武自然忙壞了科技部和工部,這確實是個選拔人才的好機會,兩位尚書當然不想錯過,隨著鑄造任務的加重,還有個礦場的陸續開工,冶煉鑄造將需要大量人才。而技工的考試也十分特殊,主要包括筆試和麵試,麵試這主要是到冶煉廠、鑄造廠現場操作,那些筆試成績好的被徐光啟選拔出來做教師或者調派到各礦場和各省府駐點。

而武考安排在這兩項之後,朱顯波的本意也是收攏些江湖人士,尤其是一些入世的江湖人士,這些人身懷絕技卻不隱世,也不出仕,早晚會成為社會治安的隱患。因此將他們集中起來送到軍營或者錦衣衛確實是個疏導的好辦。

由於是全國選拔比賽,比朱顯波在九江看到的精彩很多。但是很少有江湖各門派的前來報名,也許還是不習慣受朝廷限製吧。倒是有不少少林的俗家弟子和各地方的像劉立洋那樣的武術世家的子弟前來,也是衝著功名來的,讀書是不行了,所以請師傅在家裏好好練武。

大考那天,朱顯波把李承宗和王拓叫到了現場,主要是讓他們幫著選拔,畢竟他們才是對武藝、軍事行家。等選拔出來再各自帶回去培養。

經過正是比賽前得筆試之後,真正能參加最後的選拔已經罕見江湖人士,畢竟懂軍事有文化的人還是不多見。主要是那些鄉紳世子或者朝廷大臣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