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揚帆大明

第90章 圍攻周至

布置完各處關隘,張貼好安民布告,朱顯波覺得是機會跟高迎祥決戰了,這區區一個草民鬧這麽大動靜,還需要皇上禦駕親征,如果再不迅速殲滅敵人,朱顯波和大明朝廷的威信就保不住了,今後再有事,隻怕造反的人會越來越多。

想什麽辦法能速戰速決呢?朱顯波聽說過驕兵必敗的典故,看來還得想辦法讓他們驕傲起來。於是又找來幾個進士“以洪承疇的口氣向起義軍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朝廷的疏忽才導致這麽災民流離失所,還請起義軍看在民族大義上,主動講和,好讓好聽有精力來救災。反正怎麽低調怎麽謝,順便把起義軍吹捧一番。那意思就是朝廷還不想和起義軍決戰,希望能講和,講條件。

高迎祥收到信來勁了,跟眾將領們商量一番後,認為朝廷應該立即撤出陝西,封高迎祥為陝西總兵,並提供糧草這算銀元三十萬。洪承疇調離陝西等等條件。

朱顯波又好氣又好笑,沒辦法,裝過頭了,高迎祥誤會了。又或者是高迎祥識破了自己的計謀於是將計就計。沒辦法,隻能給他一個教訓了,讓戰鬥盡快結束才能戰鬥。

當一個人覺得他可戰勝時,他離失敗就不遠了,世事往往如此,而現在的高迎祥似乎正覺得,朝廷無法戰勝他,自從各方起義軍來投後,他的部隊已經與大明朝在三邊以及中央西政軍總和差不多了。更何況朝廷要分兵駐守各地,十分分散,而他們發源於山西河南等地,群眾基礎也不錯,打起運動戰來肯定不會輸給朝廷。

但是高迎祥等那裏曾想到年紀輕輕的皇上一來就切斷了他們運動的路線甚至糧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難道這就是朝廷正規軍和草民的區別嗎?而朱顯波和洪承疇兩個人兵合一處,這亞洲大地上隻怕沒人能打敗他們君臣倆,高迎祥明顯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