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得衝擊,是皇太極和他的將領們萬萬想不到的,而劉立洋、李自成訓練的那些關寧鐵騎也真給力。甚至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皇太極的騎兵。
兩軍再次對壘,清軍明顯士氣低了很多,如果大家一樣的騎兵,一樣的威猛,那他皇太極不建貞的對手,大明後方有千裏沃土,億萬子民,他新占盛京根基不穩,後方多寒凍之地。就盛京附近還能盛產糧食。
有了顧慮,打起仗來就難免放不開手腳,朱顯波不想給皇太極想明白的機會,也不想讓他知道自己隻有一萬鐵騎,其他的全是從關內帶來的普通士卒。必須揚長避短,能速戰速決最好,反正要想辦法困皇太極的騎兵才行。
於是兩營火槍手站立中間火槍營前麵木製拒馬,,30門紅衣大炮列在其後,大軍兩側則是關寧鐵騎,皇太極和他的均將們正在對麵使勁觀察,想看清楚,朱顯波究竟帶了什麽兵,紅衣大炮他們攻打寧遠已經見過了,這火槍隊,還這麽大規模,終究是第一次。
不等清軍反應過來,火槍火炮一起發射,頓時清軍陣中一陣慌亂,死傷無數,朱顯波則騎在馬上射箭助威,隻見火槍射處一拍倒下,火炮到處,火光衝天,而朱顯波的弓箭到處正式一通到底,地上的屍體像一個人工十字架。這配合真是無話可說,可苦了皇太極和他的將軍們。
皇太極從發加開始再身經百戰,也沒見過,兩軍尚未接觸,就如此傷亡的。原來大明還有比火炮更厲害的東西,他一定後悔野戰了,安心在錦州守城多好。可是擁有這麽多鐵騎困在城內實在是浪費啊。糾結啊,守城,騎兵的優勢完全發揮不出來;野戰,敵人的火槍、火炮齊射,騎兵毫無遮擋之處,死傷殆盡。
趕緊鳴金收兵,另想對策,其實他要是放馬衝出來,朱顯波這邊一定定是兩邊騎兵合攏,雙方還有一戰,他不想無辜損失,朱顯波也隻能靈待良機。當然收攏火槍隊,隻剩紅衣大炮繼續發射,錦州城內一時狼煙四起,雖然傷不了皇太極的筋骨,動搖清軍的信心也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