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揚帆大明

第124章 北海艦隊

解決了朱顯波兩個望遠鏡,徐光啟也算是大功勞一件,雖然這兩杆槍還暫時沒在戰場上發揮作用,但不久的將來。

當然朱顯波並非玩物喪誌之輩,交給徐光啟和工部的另一個任務就是打造大明艦隊的事情一直未曾停下。工部的造船廠幾乎日夜趕工,艦船的設計圖是朱顯波和徐光啟兩個人出的,根據鄭和寶船加以改裝,主要加裝了武裝炮台,取締了貨物倉庫。同時增加了水兵室。這打仗不比做生意,隻要夠開動船就可以,戰船能裝得水手數也直接決定了這艘船的戰鬥能力。

又一個月後在科技部和工部通力配合下,大明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船隊成立,共有戰船六艘,取名北海艦隊,兵部水師提督總領艦隊。以天津港為基地為大明訓練海軍,同時負責京津唐一帶沿海防禦。

“徐光啟,介紹你的寶貝吧。”

“回皇上,目前艦隊每船有兩層舷炮甲板,60門火炮,炮台按上下分布,下層固定在船體上,炮手可以在船艙進行操作,上層置甲板上,火炮帶轉盤,可以任意調節方位和高度。每船定員500人,排水量兩千噸。”

朱顯波讚許地“恩”了一聲,鼓勵道:“放手去做!我會給你必要的建議和支持!”又轉同行的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道:“英國、荷蘭海軍海軍正在研製的戰列艦確實代表船隻未來的發展方向。禮部要想辦法通過外交途徑派遣工匠和錦衣衛等弄到詳細的設計圖紙和造船技術。當然弄不到也沒什麽好神秘的,它其實就是一種‘戰列線戰鬥艦’,我們的海戰方式為交戰雙方的艦隊在海戰中各自排成單列縱隊的戰列線,進行同向異舷或異向同舷的舷側方向火炮對射,因此產生‘戰列線戰鬥艦’這個名字,簡稱戰列艦。”

說著拿起紙筆,朱顯波劃了一條線:“以我們的大型輪船為代表,凡是規模足夠大,可以參加此種戰鬥的艦船均被稱作戰列艦,不過是最原始的。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戰列艦應該是——”又在紙上劃出兩道,三道,四道的圖形:“真正的戰列艦應該擁有多層炮甲板。最高等級的一級戰列艦——三層炮甲板,火炮100門以上,定員800人以上,排水量2500-3500噸。我們現在商船排水量已經能達到要求了,我相信依現有的技術,隻要提出全新的思路,對船體進行局部改造,科技部和工部在不久的未來應該可以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