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國子監一般給武勳後代開設學堂,讓他們通過學習來備考武舉?”
李承乾的話就如同平地驚雷一般,不止李世民聽了驚歎,身後的秦氏父子一樣聽了被震得合不上嘴。
“這武人不就是有把子力氣,能夠上陣殺敵就行,還需要讀書識字?”
“秦伯父,您想想,若是我大唐未來的軍中基層都是讀書識字,善用兵法的戰士,是不是更加容易在戰場上獲得勝利?”
李承乾說完接著也不講話,而是看向父皇。
和秦叔寶不同,身為皇帝他遇事要考慮得更加長遠,他當然知道若是大唐的士兵都會讀書寫字,能夠熟讀兵法,對於大唐王朝絕對是好事。
自春秋以來,那戰場上智計百出的謀士多數都是知識淵博,學識過人,那些著名的將軍,青史留名的軍事家個個同樣都會讀書識字。
可是大唐的國情,大唐六成以上的讀書人都是世家子門閥世家的後人。
若是到時候這講武堂裏培養出來的軍人都有世家子弟的背景,那豈不是亂套了?
李世民看著不說話的李承乾,終究是覺得這小子還是年輕了一些,想事情的時候考慮得不夠周全。
覺得太子還需要繼續曆練的李世民正要組織語言,就聽到沉默的李承乾突然開口道:
“父皇,科舉製可以抑製士族對朝堂的控製,但是想要真正改變大唐現有的格局,還是不夠的。”
聽著兒子口中說出來聽不懂的詞匯,李世民正要問,接著語出驚人的李承乾繼續道:
“父皇,隻有讓全大唐的人都會讀書寫字,那樣才能真正改變現狀。”
就連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嬴政也隻能做到統一文字,至於全天下的百姓都會識字,這種事情李世民沒有考慮過,也不敢想。
“父皇這並不是什麽難事,甚至您要做,隻需要一句話就可以現在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