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這些兒子,怎麽就沒一個省心的?”
李世民說著,竟然有些鬱悶了起來。
這興儒的事情本來就是國策,大唐初定,加上天下的戰事不停,嶺南的馮氏有意要歸順朝廷,但是這裏麵的門門道道需要儒家的代表,山東孔氏代表朝廷去表態。
這背後的一件件一樁樁都是已經安排好的,結果兒子和他都不商量就這樣打亂了自己的安排。
李承乾有些悶悶不樂,聽著身後嘮叨的舅舅,李承乾無奈道:
“舅舅,孤並不是魯莽行事,那李綱,還有背後的山東士族,都不會一心 向著大唐,即便大唐推崇儒學,短時間內可以看見效益,但是對於大唐的長遠發展並無益處。”
兩人本來就是親密關係,這也是為什麽在李世民散朝以後長孫無忌跟著李承乾沒有出宮而去的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這皇宮算得上長孫無忌的半個家,最起碼沒有他去不了的地方。
“承乾,不是舅舅說你,你是太子,你的一舉一動都有人盯著,甚至你的言行代表著皇家。
此次你公然出言攻擊儒學,你可有想過在你繼位以後,那些儒家門生願不願意幫你治理天下?”
長孫無忌對於李承乾可以說是盡心盡力,甚至從李承乾剛才的行為上已經考慮著未來,以儒家門生為代表的山東士族願不願意支持李承乾。
“舅舅,孤需要那些酸儒的支持作甚?
父皇身強體壯,正是精力最旺盛的時候,說句實話,未來父皇在位的時間,孤還不一定能一直年輕。
既然如此,得罪了那些酸儒就得罪了,難道以後大唐的朝堂離開他們就不能轉了?”
“你這孩子,怎麽滿嘴的戲言?
這江山遲早是要到你手裏的,到時候因為你今天莽撞,那些儒生一個個不支持你,或者那些士族去支持其他皇子,你豈不是把他們推到了對手陣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