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救了嗎?”圍在死者周圍的師兄弟們,個個臉色慘白,呼吸沉重。
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有人經過大門進入了武館。原來,是吉岡清十郎帶著祗園藤次回來了。
兩人的神情較為鎮定。
“發生什麽事了?看你們這副德行!”
藤次不但是吉岡家的管家,也是武館裏的前輩,所以他在任何場合說話都顯得盛氣淩人。
一個在死者身旁默默流淚的弟子聽到這兒,用憤怒的眼神盯著藤次說道:“這話應該問你!都是你引誘小師傅出去尋歡作樂,胡鬧也要有個分寸!”
“你說什麽?”
“拳法老師在世時,從沒發生過今天這種事情!”
“我們隻是去散散心、看看歌舞伎,有什麽不對?膽敢在小師傅麵前用這種語氣說話,真是太放肆了!”
“去看歌舞伎,非得提前一晚住在那兒嗎?拳法老師泉下有知,連他的牌位都會在後麵佛堂裏痛哭啊!”
“你這家夥!說話小心點!”
見此情景,大家忙上前把兩人分開。弟子們各持己見,一時間爭吵不休——接著,從隔壁房間傳來聲音:“吵……吵死人了!不知道受傷的人有多痛苦嗎……哎喲……哎喲!”傷者在呻吟著。
“別再爭吵不休了,既然小師傅回來了,就快點給我們報仇雪恥吧!還有……千萬別讓那個浪人活著離開這裏呀……行嗎?拜托了!”另一個傷者躺在地上,用手使勁捶著榻榻米,激動地喊叫著。
其他被武藏打傷的人,雖然傷不至死,但聽到這一席話後,都感到無比振奮。
“對!要雪恥!”
在場的人都覺得蒙受了奇恥大辱。當時,武士是獨立於農工商之外的階層,他們最注重的莫過於“恥辱”二字。如果他們受到了侮辱,甚至願意隨時以死雪恥。由於當時戰亂不斷,掌權者從未頒布過規範國家秩序的相關法令。京都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所推行的也是不甚完備的法律條例。當時,武士階層都把“恥辱”二字看得很重,市井百姓也不自覺地尊崇此種風氣,因此給社會治安帶來了一定影響。正是由於法令不健全,才促使學武之人用武力來證明自己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