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共存放有八種食材,交通艇會定期補給,考慮到體積重量比和安全係數,它們的品種永不改變且嚴禁私自更換:方便麵餅,掛麵,白菜葉,香腸,午餐肉,塑殼雞蛋,微粒米,微型土豆。配料共六種:固體植物油、鹽、糖、辣醬粉、醬油粉、醋粉,全部為脫水貯存狀態,使用時再複水處理。老全那本菜譜裏的菜品已算是盡力豐富了,並且信號站站員們根本不會挑剔。
因為他們沒得挑剔。
簡單,單調,是食堂工作的基調。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再也不一樣。那本菜譜朱末再也沒翻開過。他從那時起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烹製。
七月底的周四晚十八點二十分,朱末準點抵達A站。
午飯的空餐盒繼續放在固定位置,整齊摞在一起。他把它們拿回艇內,按動通話器通知晚餐來了。然後,他拎著新餐盒爬上舷梯,進入A站生活艙。
到崗兩周多,他第一次爬上這裏。對於A站的站員來說,可能已有好幾年沒人主動進來,因此當朱末出現時,那兩人放下手裏的工作,茫然地盯住他。
A站生活艙遍地堆滿紙張,公司專用的輕質稿紙,不占重量。每一張紙上都畫滿東西。兩名站員分別盤腿坐在艙內兩端的紙堆裏,看著朱末把餐盒分別放到自己腳邊並打開。
今晚吃麵。朱末把掛麵的湯水濾掉,改成幹拌麵,上麵堆有一團暗紅色肉醬,是用切碎的香腸末和複水辣醬攪拌製成的。
兩名站員都沒開吃。坐右邊的“喬總”低頭觀察盤子裏的醬,坐左邊的“天文學家”則在觀察朱末本人。二人一動不動。朱末也不動,站著。
“告訴我你是怎麽製作的。”“喬總”先問。
朱末把配料和配方說了。對方用紙筆記下,不停地點頭搖頭,軀體搖晃,表現出深受啟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