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你說的有道理,這些都不願爭辯,但是絕對不同意你說的,說我們所在的是虛擬世界,我們都是鬼,不是人。
我們每天吃飯喝水,跑步運動,上學還能打籃球踢足球,怎麽變成了虛擬世界,變成了鬼?”
我一時間沒辦法反駁他,就直麵問題最後,讓他來證明。
如果他證明不了,那麽這一大套理論也是白說。
“既然萬事萬物是不可能被徹底知曉的,即使知曉一部分,也會有參照物,那麽你們的世界就有兩種可能,
第一是真實的,第二是是虛擬的,虛幻的。
有句話說的好,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你們屬於這個世界的一部分,又怎麽能區分這個世界是真實還是虛幻?
三叔不緊不慢的接著講,
“第三個觀點,已經被量子力學證明,在微觀世界,在量子層麵,自然中的一切物體都有粒子和波動的性質,但隻是以概率性存在,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而是疊加的量子態。
這表明自然法則中存在著一種根本的隨機性。
愛因斯坦不同意,他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上帝永遠不會擲骰子”,但是愛因斯坦是錯誤的,上帝無時無刻不在擲骰子。
雙縫實驗表明,最重要的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有時表現出粒子特性,有時表現出光的特性,結果取決於觀測者的測量手段,
愛因斯坦反駁量子論另外一句名言,難道月亮隻有在看著它的時候才真正存在,也是錯誤的,
如果不看月亮,月亮當真不真正存在。
因為月亮也是由不確定的粒子組成的,所以如果我們轉過頭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開始按照波函數彌散開去。
於是乎,月亮的邊緣開始顯得模糊而不確定,它逐漸“融化”,變成概率波擴散到周圍的空間裏去。當然這麽大一個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間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