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您這想法真是太不可取……’
殿外,聽著大殿內隱約傳到耳中的聲音,宋和停下了腳步。
得,又開始了。
朱梓這一句話,在他看來就是其於朱元璋爭執的開始。
不過索性自己還好沒有進去,逃過一劫。
想到這裏,宋和心中也慶幸了起來,當即離大殿門口遠了些。
殿內。
朱梓看著朱元璋,開始說道了起來。
“父皇,人們會因為吃魚怕被魚刺卡主,從而以後不吃魚嗎?”
這,自然不會。
聽到朱梓的話,朱元璋心裏想著,隨即搖頭。
“那不就是了!”看到朱元璋搖頭,朱梓當即大聲的說道。
“因為怕魚刺卡住而不再吃魚,這不就是吃飯怕噎住而不再吃飯、因噎廢食如此愚蠢的行徑嗎?”
“但父皇如今此舉跟因噎廢食有何不同?就因為怕那一點點,況且還不一定會發生的威脅,而放棄大明強盛的機會。”
“如此這般,可取嗎?!”
朱元璋緊皺起了眉頭。
他認同朱梓的道理,但是又有一點不認同,或者說是沒想明白。
朱梓因噎廢食的道理自然沒錯,但是與工匠何幹?
當即詢問:
“咱不認為,大明的強盛跟這些工匠有什麽關係?”
“國家強盛,在國土廣袤、軍隊強大而外邦不敢侵亦歲歲朝貢,在民安居樂業,而這一群工匠能達成那一項?”
等朱元璋說完,朱梓毫不猶豫的說了兩個字,等說完,又反問了一句。
“都能!”
“且有何不能?”
“父皇覺得,若是火藥跟火器改良不是孩兒,那誰最有希望改良成功?”
要說誰能改良成功,那自然是對火器了解的。
要說誰對火器了解,那自然是那些日日接觸鑄造火器的工匠了。
然而話雖如此,可……
朱元璋還是搖了搖頭,對著朱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