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所言隻是告知對方造反的成本與代價,同樣,偃旗息鼓後的代價也很大,權衡利弊,對方仍然選擇造反,魚死網破。
張為從來的路上就一直在思忖一個核心問題,沐府叛亂的底氣是什麽呢?
沐錚錚被扣留,這個消息沐府應該會第一時間掌握,可任然是一意孤行,要知道沐錚錚可是沐府的嫡子,與他一樣是獨苗。
即便最後成功,沒有了香火繼承大業,有有何意義呢?
因此,張為斷定,沐雄絕不止一個兒子,之所以隻在戶口上上報一個,為的是對抗朝廷的政策,保住沐府的完整。
念頭及此,張為暗道不妙,如果沐錚錚無法掣肘沐府,騎虎難下的他們肯定會選擇背水一戰,除此之外,一定另有底牌。
沐府如今的當家人表麵上是沐雄,實際上一直都是沐老王爺,這個老狐狸的性格張為做過具體的分析,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一個字“穩”!
這樣的人無論做任何安排,都會留下後手,不給對手掣肘的餘地。
換言之,他們一定考慮過最糟糕的一種情況,兵敗時該如何應對,抄家滅族的大罪?
原本,他分析認為沐府一定與南唐有某種交易,可是一路行來所見所聞,加上密探收集的情報信息都顯示,南唐軍隊按兵不動,而且他們內部似乎也發生了某種變化。
兩方如果暗通曲款,這時候就應該堅定的站出來,必要的軍事調動,威懾大宋。
事實上,沒有,南唐安靜的有些可怕。
那麽,沐府又該如何承擔失敗的苦果?
居家逃亡南唐?
那還不如安分的做個藩王,至少可以保證富貴,在安陽郡一畝三分地擁有絕對話語權,也用流離失所,仰人鼻息。
而且此舉也不穩妥,扇密院也並非吃素的,躲到南唐一樣有被格殺的風險,他們要去的應該不是南唐,而是海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