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自古以來就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土地肥沃,地勢平坦,商貿發達,是朝廷稅收大戶。
然而,隨著災情的蔓延,香洲城人心惶惶,有權有勢的都在給自己某後路,出現大批的北遷隊伍。
南下的除了官軍,還有喬裝打扮的扇密院細作,在龐大的遷徙隊伍中顯得微不足道。
香洲扇密院負責人姓杜,名康玲,主要負責監察香洲文武官員,傳遞情報,暗殺事宜。
早在兩日前,他就收到汴京傳來的密函,稱有個大人物不日即將抵達,讓杜康玲很是忐忑,早早的起來,帶上各司頭目,在城門外迎接。
災情爆發時,他們情報比大宋日報整整遲滯了一日,若是行軍打仗,這便是貽誤軍機的罪名,此外,最重要的是,上頭要求明察暗訪的吳詞浪更是毫無線索。
身為扇密院地方主官,他的情報遠比城內的百姓要靈通數倍,沈春心三萬大軍全軍覆沒,至少不低於三十萬的流寇正往九江、香洲等地進發,安陽郡出現大規模的軍隊調動,南唐不良人也在往江南不斷滲透,種種跡象表明,大戰一觸即發。
對於香洲的城防,杜康玲信心不足,十數萬流寇,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人,更別說香洲目前僅有兩萬大軍。
許久之後,他看到一行人騎著高頭大馬,拱衛在一輛馬車周邊,緩緩地朝香洲城而來。
杜康玲精神一振,急步上前,拱手道:“卑職杜康玲,乃香洲扇密院負責人,見過特使大人。”
“現在情況如何?”馬車內傳出一個陰柔的嗓音。
杜康玲眉頭微蹙,聽聲音應該是個年輕人,不過他不敢大意,回答道:“很不樂觀,根據線報,至少有三十萬人正朝香洲而來,而守城軍隊隻有三萬人,實力懸殊,目前趙鍾庭大人正在積極安排救災事宜。”
“懇請特使大人立刻回轉,恐遲則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