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之後,林則徐下令恢複了中英貿易,但堅決禁止鴉片的輸入。林則徐在禁煙鬥爭中的基本原則是:“鴉片必要清源,而邊釁亦不容輕啟。”他對外國商人實行了“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方針,任何國家的商船,隻要不夾帶鴉片,並且具結合證以後也不帶鴉片,都允許進口。而義律則利用各種機會,擴大事態。他下令英國商船一律不準進口做買賣,並要求英國政府派軍隊,準備武力解決。7月,在九龍的尖沙咀發生了英國水手行凶傷人事件,村民林維喜傷重致死。林則徐要求英國人交出凶手,義律無理拒絕,並於9月率英艦闖進九龍借機挑起戰事,炮擊九龍山口。中國方麵予以還擊,打退英艦進攻,此為九龍之戰。10月,義律率英艦又闖入珠江口,在穿鼻洋阻攔進口的英國商船,並與中國師船接戰,是為穿鼻之戰。此後,英軍曾在10天之內6次進犯中國軍隊的駐地,均被擊退。
麵對英國侵略者的武裝挑釁,林則徐進行了積極的防備。他與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一道,著手整頓水陸兩軍,下令增修虎門炮台,在虎門海口安設木排、鐵鏈,購置和仿製西式大炮,以加強防務。他召募數千名漁民、疍戶、丁半,編為水勇,精練夜襲火攻之法。同時還發布安民告示,與當地群眾相約,如英軍闖入內河,許人人持刀痛殺。林則徐的這些備戰措施,收到了明顯的成效。
1839年12月,道光皇帝在接到穿鼻之戰的奏報後,命令停止中英貿易。林則徐奉旨於1840年1月宣布斷絕中英貿易。在此之前,英國政府已經決定出兵侵華。
1832年,英國船隻“阿美士德”號來中國測量沿海港灣的航道,調查沿海港口的情況,並將此繪製成圖。同時,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狀況進行刺探。1835年,該船船長胡夏米向英國政府提出武裝侵略中國的建議,並提供了具體的作戰方案。鴉片戰爭前,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曾召見大鴉片販子查頓,在一起擬訂對中國發動戰爭的具體計劃。英國資產階級挑起侵略戰爭蓄謀已久,禁煙問題成為他們發動戰爭的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