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統治的三十多年,是從連年不斷的戰爭向全國安定過渡的時代。諸王叛亂、南下滅宋、鎮壓反元武裝起義,迫切需要軍餉;百廢待興、恢複封建經濟,迫切需要金錢。因此,誰善於理財,誰就受到忽必烈的重用。忽必烈時期主要幫助他管理財政的是花剌子模人阿合馬、漢人盧世榮和畏兀兒人桑哥。他們三人在舊史書裏是大大有名的奸臣,其實他們做的事未必每件都是壞事,在理財上他們都有一套本領,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忽必烈是辦不成這麽許多大事來的。正因為忽必烈寵信他們,他們自以為理財有了功,就居功自傲,專權不法,幹了不少壞事,引起了統治集團中其他人的不滿,最後遭到殺頭的下場。
中統三年(1262年),阿合馬任諸路都轉運使,專理財政,他在鈞州(今河南省禹縣)、徐州(今江蘇徐州)興辦了煉鐵業,每年產鐵100餘萬斤,鑄成農器20萬件,換成官糧4萬石;又因太原私鹽盛行,鹽課收入大減,他大大增加了當地賦稅,不論僧道軍民戶,一律不得免稅,於是收入大增。這兩件事辦成後,忽必烈非常高興,升阿合馬為中書平章政事。從此,阿合馬深受忽必烈寵愛,日益驕橫,連中書右丞相安童也不在他眼裏,左丞相史天澤等也常被他弄得很窘。他還讓他的兒子忽辛當大都路總管,又不通過中書省,安插自己的親信任要職。還依仗自己的理財特權,派人經商,從中獲得巨額財富。至元十五年(1278年)中書左丞崔斌上書,揭露阿合馬任用親信,一家身居要職等罪,忽必烈罷免了阿合馬子侄們的職務,但仍對阿合馬十分信任,並認為他有當宰相的才能。至元十七年(1280年),阿合馬以清理江淮錢穀的名義,打擊誣陷異己。當時崔斌已調任江淮行省左丞,阿合馬乘機誣陷他與江淮平章阿裏伯、右丞燕帖木兒等盜官糧40萬、擅自更換朝廷任命的官員800人,加以殺害。皇太子真金知道這件事後,立即派人去製止,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