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月,忽必烈罷征日本,調集軍隊、糧草,準備大舉進攻安南。同時另立陳益稷為安南王。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月,他調集8萬大軍,成立征交趾行省。以奧魯赤為平章政事;烏馬兒、樊楫為參知政事,仍受鎮南王脫歡節製。十一月,元軍分三路侵入安南境內。程鵬飛、孛羅合答兒由西道攻永平,大小十七戰,連破老鼠、陷沙、茨竹三關,直抵萬劫。脫歡、奧魯赤從東道攻女兒關。烏馬兒、樊楫從海道攻安邦口。各路元軍會合後,矛頭直指升龍。十二月,脫歡率諸軍渡過富良江,擊敗守軍,進占升龍。陳日烜等逃往敢喃堡。次年正月,脫歡揮師追擊至天長海口,不見陳日烜蹤跡,隻得回師升龍。元軍四出侵擾,掠奪糧草,終因軍糧匱乏,天氣逐漸炎熱,不得不於二月初下令班師回朝。元軍撤退途中,安南集結了30餘萬大軍在女兒關、丘急嶺一帶布防百餘裏,準備截擊歸師。脫歡聞訊下令諸軍避開敵軍,分道撤回國內。元軍水師在白藤江遭安南軍阻擊,主將樊楫受傷被俘。三月,陳日烜遣使進貢金人以代謝罪。忽必烈雖十分惱怒,仍不得不恢複和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