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大元王朝(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元朝建築藝術

元代建築最有代表性的要算道教建築永樂宮和元中都城。

元代對道教十分尊奉。全真派道士丘處機往中亞晉見成吉思汗,宣傳教義及為政之道,深得成吉思汗歡悅,給予道教免賦役的特權。自此道教勢力大盛。忽必烈時雖曾一度受到排斥,但自此之後直到元末,道教與其他宗教一樣受尊奉。元代道觀祠廟建造很多,元大都的東嶽廟、河北曲陽北嶽廟德寧殿和山西洪洞水神廟都是元代著名道教建築。其中位於山西省永濟縣的永樂宮就是元代道教建築中的典型代表。

永樂宮是元代道教全真教的三大宮觀之一,原位於黃河邊的永樂鎮。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就在這裏出生,山川非常秀麗。永樂宮的建造前後共用了110年的時間,從定宗二年(1247年)修建大純陽萬壽宮,後來改稱永樂宮,然後逐步建成各主體殿堂,到至正十八年(1358年)完成各殿中的壁畫為止,差不多經曆了整個元代。

永樂宮中的三清殿建築最為宏偉壯麗,殿中奉祀三清神像,畫闊七間,進深四間,長28.44米,寬15.28米,殿中四壁繪製著巨型壁畫“朝元圖”。殿中為擴大空間采用了減柱法建造,僅後部設有八根金柱,其餘均省去不用。用黃藍琉璃製作的層脊上兩隻高達三米的龍吻,造型生動,非常引人注目。無極門又稱龍虎殿,原為永樂宮的宮門,後部明間台階退入台基內呈納陛形製,造型非常罕見。純陽殿又名混成殿,內有呂洞賓像,故又稱呂祖殿。最後是紀念全真教祖師王重陽和他的弟子的重陽殿,也稱為七真殿。純陽殿和重陽殿壁麵均分別繪製呂純陽、王重陽的生平故事的壁畫。

永樂宮建築規模十分浩大,原來在永樂宮周圍還建有許多祠廟,但現在隻剩下了永樂宮一處。永樂宮沿中軸線依次布置宮門、龍虎殿、三清殿、純陽殿、重陽殿五座殿堂,除宮門是經清代改建外,其餘四座殿堂均保持著元代時的建築風貌,組成了一組雄偉、浩大的道教建築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