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畫說中國·遼金西夏(看得見的中國曆史)

西夏建築雕塑藝術

西夏的雕塑藝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西夏陵區出土的雕塑中有許多精美的作品,其中尤以浮雕的欄柱為最佳。它以中國傳統的二龍戲珠為題材,凸雕出兩條龍在雲霧中翻騰戲珠的生動的逼真形象,其刀法嫻熟,栩栩如生,具有高超的雕刻技巧。巨大的琉璃鴟吻,由上下兩段連接而成,獸首魚尾,張口吞脊,甚是威嚴、莊重。

西夏皇帝陵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西部賀蘭山東麓,東西四千米,南北十千米,總麵積約四十平方千米。按時代先後將帝王陵從南到北依次排列,莊重嚴整、宏偉壯觀。每座陵園都是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建築群體,占地麵積均在十萬平方米以上。每個陵園都由角台、闕台、碑亭、月城、內城等構成。平麵嚴格按照中軸線左右對稱的格式布局。顯示了黨項的某些民族特點及其他民族葬俗的影響。現存天祐垂聖元年(1050年)建造的承天寺塔(在今寧夏銀川)和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重修的涼州護國寺感應塔(在今甘肅武威),雖經後世重修,仍現當時建築的宏偉。

甘州臥佛寺的大臥佛,體形魁梧,儀態莊嚴,是雕像中的傑作。夏王陵區出土的石馬,通體圓雕,神態生動。王陵碑亭遺址發現的石雕人像的造型奇特,線條粗壯,麵部和肢體都突出地表現出強力感。在同一地區發現的已殘損的竹雕上,有庭院、鬆樹、假山、花卉和人物,布置適宜,形態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