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建唐
大業十三年(617年),農民軍進入全盛時期,以瓦崗軍為中堅,河北和江淮起義軍為兩翼,對隋王朝展開了毀滅性的攻擊。農民軍在河北、河南、山東和江淮地區,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從根本上動搖了隋王朝的統治。大業十三年底,隋所控製的地區,在北方隻有東都洛陽以及其他幾座孤城,在東南隻有江都一隅之地,而這些地區都被起義軍切斷了聯係,成為幾個孤立的城市據點。
這時,一些官僚和豪強,看到隋朝的大勢已去,為了保存自己的勢力,或擁兵割據,或起兵反隋。其中著名的有涿郡的羅藝,朔方(今內蒙杭錦旗北)的梁師都,馬邑(今山西朔縣)的劉武周,金城(今甘肅蘭州)的薛舉,武威的李軌,先在巴陵(今湖南嶽陽)、後遷江陵的蕭銑,太原的李淵等。其中以李淵集團實力最強,影響最大。公元617年秋,李淵打著尊隋的旗號,從太原起兵,進軍關中。沿途收編了一些地主官僚的武裝,隊伍由3萬人迅速發展到20餘萬。十一月,李淵攻克長安,控製了關中地區。
3支農民起義軍的勝利發展,使隋王朝受到沉重打擊,隋煬帝在揚州已預感到自己末日的來臨,但他仍在城內尋歡作樂,晝夜昏醉。在農民起義的衝擊下,隋統治集團的核心已發生分裂。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禁軍頭目司馬德勘和貴族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兵變,縊殺了隋煬帝,立秦王浩為傀儡皇帝。接著,王世充擁立留守東都的越王侗為帝,稱為皇泰帝。但秦王浩不久就被宇文化及殺掉,皇泰帝也被王世充殺死。李淵在隋煬帝被殺後,正式稱帝,建立唐朝。從此,唐王朝取代了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