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壓了黃巢起義,並沒有能挽轉唐朝急劇衰落的命運。在鎮壓黃巢起義中,各路諸侯都乘機擁兵自重,割據稱雄,不受朝廷製命,相互攻並。汴州刺史朱溫與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戰爭剛剛停下來,朱溫又同蔡州節度使秦宗權打了起來;滄德節度使王鐸在漳南高雞泊被魏博節度使子樂從訓殺了,淮南、江南軍將也在相互攻打,混戰、軍亂此起彼伏。
光啟元年(885年)正月,在這一片紛擾混亂中,僖宗從成都出發,三月十一日,返回長安。隻見城中建築十焚六七,宮闕破殘,荊棘滿城,狐兔縱橫,破敗不堪。十三日,僖宗禦宣政殿,宣布大赦,改元光啟。可這時李昌符割據鳳翔,王重榮割據蒲、陝,諸葛爽割據河陽、洛陽,孟方立割據邢、洛,李克用割據太原、上黨,朱溫割據汴、滑,秦宗權割據許、蔡,時溥割據徐、泗,朱瑄割據鄆、齊、曹、濮,王敬武割據淄、青,高駢割據淮南八州,劉漢宏割據浙東,都自擅兵賦,疊相吞噬,廢置不由朝廷。江淮轉運路絕,兩河、江淮賦稅都不輸供長安。朝廷號令,隻行於河西、山南、劍南、嶺南數十州,“王業於是**然”。
從此,秦宗權勢力日益衰落,朱溫崛起中原,舉足輕重。他野心勃勃,常想外掠,擴展地盤,吞並鄰道,因感兵力不足,而四境又都是割據的藩鎮,時常鬱然不快。館驛巡官敬翔探知他的心事,向他獻計說:“明公想圖大事,可一有舉動必為四境乘機入侵。如今隻要指使麾下將士假叛逃到鄰道,然後明公奏告朝廷,傳告四鄰,以自伐叛徒為名就可出兵並吞鄰道了。”朱溫大喜說:“真是天降奇人來幫助我了。”從此,他就依計而行,不斷攻襲鄰道,攻城奪池,在兼並戰爭中,朱溫勢力日益發展。
僖宗文德元年(888年)二月,僖宗以朱溫為蔡州四麵行營都統,諸鎮兵都受他節度,實際上賦予了朱溫征伐吞並鄰道的合法權利。三月六日,僖宗暴死,年二十七。大宦官楊複恭擁立皇太弟壽王傑即皇帝位,改名敏,是為昭宗。五月,昭宗加朱溫兼侍中。這時襄陽守將趙德湮估計秦宗權必敗,舉山南東道投降了朱溫。朱溫大舉進攻蔡州,在城南大敗秦宗權,又攻克北關門。秦宗權退守蔡州中城。朱溫部署諸將環城築28寨,圍困蔡州。八月,攻克蔡州南城。九月,朱溫因糧草沒有及時運到,又見秦宗權已是強弩之末,引兵還汴州。十二月,蔡州將領申叢斫了秦宗權的足,把他囚了,投降朱溫。昭宗龍紀元年(889年)正月,蔡州將領郭璠又殺了申叢,檻送秦宗權到汴州。二月,朱溫獻秦宗權到長安處斬。三月,昭宗加朱溫兼中書令,晉爵東平郡王。朱溫軍勢大盛,取代了秦宗權而成為中原最大的割據勢力、唐朝廷最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