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壞習慣:糾正孩子學習壞習慣87法

習慣25.糾正孩子愛挑別人的“刺”的壞習慣

一個毫無教養的粗人,可能僅僅因為一個過路人踩了他的雞眼,就把這個人看作是世界上最可惡最卑鄙的壞蛋。然而,了解人之弱點的出發點,應該是友善。

我在大學的時候參加過學校的社團活動,那是一個規模不大的學社——收集、研究剪紙藝術並親自實踐,從建立到結束也是流星滑過天幕一樣短暫。從領導到社員總共5個人,社長由出錢最多的胖子張旺擔任——他幫我們從自己的親戚那裏拉到了一筆3位數的讚助,因此大家本著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原則,推舉他作了社長,以圖日後的讚助來得更加容易。然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有多失算。對剪紙本身一竅不通的胖子張旺居功自傲,頤指氣使:“你的那篇要投到校報上的稿子寫得糟透了,廢話特別多”,結果我們的宣傳部長被他罵得像隻灰老鼠;“我還沒聽說過買一把剪刀要出這麽貴的價錢呢!你不是吃了那家夥的回扣吧!”外聯部長也讓他徹底得罪了。一個星期下來,大家背著社長開了一次精誠團結的社務會,討論結果就是:讓這個自作聰明的家夥拿著他的臭錢走路!經濟支持沒有了,我們的社團也沒有存在下去的重要基礎了,然而總比要忍受一個吹毛求疵的家夥的無理指責要好得多。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參與發起相對正規的活動,然而沒有想到就這樣草草收尾。這件小事給我的教訓就是,堅決少和吹毛求疵的人合作,努力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吹毛求疵不受歡迎的人。我想,作為家長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愛挑刺的不受歡迎者。就像我們不願意自己身邊的同事或者上司是個愛挑刺的人一樣。這樣的人在他(她)周圍的人際環境中得到的社會評價非常之低。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都必須用鐵錘在他家後院的柵欄上釘上一顆釘子。第一天,小孩一共在柵欄上釘了37顆釘子。過了幾個星期,由於學會了控製自己的情緒,小男孩每天在柵欄上釘釘子的數目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製自己的壞脾氣比起往柵欄上釘釘子要容易得多了……最後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他把自己的轉變告訴了父親。他的父親就又建議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於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父親拉著兒子的手來到柵欄邊,對孩子說:“兒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那麽多小孔,柵欄再也不會是原來的樣子了。當你向別人發過脾氣之後,你的言語就會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人們的心靈中留下疤痕。這就好比用刀子刺向了某人的身體,然後再拔出來。不管你說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會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