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30.糾正孩子努力克服學習懶惰的壞習慣
懶惰就像一劑慢性毒藥,讓人喪失鬥誌,日漸消沉。本應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會因懶惰成性而荒廢學業。
惰性,人人都可能有,但很多孩子在學習中所反映出來的那種懶惰的思想行為尤其令人擔憂。
上課聽講像聽評書,不動筆、不動腦、不作記錄;
寫作業、交作業拖拖遝遝;
做題不抄題目,不寫過程,隻有答案;
念書有氣無力;
假期作業不到最後時刻不會去做;
抄寫課文用省略句代替。
諸如此類的懶惰習慣導致孩子在學習上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缺乏刻苦精神,漸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對學習不感興趣。長此以往,孩子就離學習這個圈子越來越遠,精神萎靡不振,意誌消沉。本是意氣風發的青春少年就這樣因懶惰而葬送了美好前程。對此,家長們心急如焚。
如何才能糾正學習懶惰的壞習慣呢?對家長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從小培養孩子自主的性格、獨立生活的能力
懶惰是一種不良習性,很許多孩子對父母都有依賴性。當依賴性發展到一個極端就成了懶惰。因此,家長要適時控製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不能任由發展。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家長絕不能代勞。作為孩子,不要一遇到困難就找家長,而應該先由自己獨立處理。學習也是這樣,有疑難問題,先自己解決,不要動不動就向老師、家長求救。同時要磨練孩子的意誌。堅強的意誌力是克服懶惰的力量。
2.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有的孩子學習懶惰,是因為對功課不感興趣。沒有濃厚的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動力,於是就懶懶散散地對待學習。這時,家長要從各方麵激發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豐富有趣的內容,靈活輕鬆的學習方法會令孩子感興趣。有了興趣,學習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