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壞習慣:糾正孩子學習壞習慣87法

習慣38.糾正孩子偏科的壞習慣

學習偏科對孩子的全麵發展是不利的,所以,父母不應縱容孩子偏科,而應想方設法幫助孩子糾正偏科的習慣。

李明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裏,他是個“怪才”,他的數學成績在全年級一直名列前茅,但語文成績卻一直不佳。盡管父母常常督促他在語文學習上多下些功夫,但效果甚微。李明個性很特別,他雖然數學很好,但卻常常不交作業;解題過程中經常不按老師的要求寫出解題過程,而隻給出答案。他有點兒孤僻,很少與人交往;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可以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對不感興趣的則不加理睬。

在大多數人的眼裏,聰明的、有天賦的孩子應該是全麵發展的,應該門門功課皆優。在中小學,還有一個傳統的做法,那就是隻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才能當班幹部。似乎表明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一定同時具有組織和領導才能,而且也隻有他們才能管理好班級。

這種“全或無”的想法背後潛存著一種假定:人的智力是綜合性的,一個高智力的孩子應該各個方麵都有天賦,應該是“全才”。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常見到這種情況:有些孩子在某一領域表現得十分優異,可以用“極具天賦”來形容,但在另一領域卻表現平平,有的甚至毫無學習能力。

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加登納提出,人類至少存在8種智力。

一、是語言智慧:指對語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運用的能力。

二、是數理——邏輯思維智慧:數量邏輯、運算和抽象思考的能力。

三、是視覺空間智慧:以三維空間的方式進行思考,利用圖像表達思維的能力。

四、是音樂智慧:對音樂節奏、旋律、音準等的鑒別力,對音樂進行欣賞、創作和表達的能力。

五、是身體運動智慧:運用軀體操作物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