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運動的“自強”,首先想解決大清軍隊落後的武器裝備,僅憑刀矛弓箭和帆篷船楫,別說抵禦外寇,就連鎮壓國內的造反都費勁。嚴酷的現實令曾經十分自負的清朝當局以及實權在握的地方大員們不得不虛心下來。他們這才恍悟,二十年前魏源在所著的《海國圖誌》中倡導的師夷長技以製夷的思想何等英明,為何當初對人家不感冒呢?
“大帥”曾國藩在安慶建立軍械所,用中國技工仿製槍炮子彈,響應恭親王的呼籲,首起“練兵”、“簡器”之風;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炸彈三局,任用洋人,不光造槍造子彈,還造大炮;左宗棠醉心於造輪船,一心想造出中國的鐵甲戰艦……雖說,這些僅僅處於雛形階段,卻孕育著壯大,各地督撫們邊觀望邊仿效,洋務運動在自強的旗幟下勃然興起。
1867年裏的一天,剛從鎮壓撚軍前線返回兩江總督任上的曾國藩,興致勃勃地走進上海江南製造總局。兩年前他受命節製直、魯、豫三省軍政大權,全力滅撚。怎奈進展始終不順利,被急躁的朝廷斥免,由李鴻章接替他。曾國藩又回任兩江總督,這是他人生一次重大挫折。很快,蒙在他心頭的陰霾被江南製造局隆隆的機器聲所驅散。容閡從美國回來了,他采購的機器已經安裝在江南製造總局。
在江南製造總局寬敞的廠房裏,容閡陪同曾總督參觀從美國買來的“製器之器”。看著洋人的機器鏗鏘有力地運轉,聽著一旁容閡細心地介紹,曾國藩滿麵笑容。不知他知道不知道,江南製造總局已然成為中國近代第一個大型軍工企業,他也成為中國機器業的創始人。容閡趁曾總督心情大悅的時候,提出一個新“點子”:在工廠附近開辦一所兵工學校,“招中國學生,教他們機器工程的理論與實驗。這樣,中國將來就可以不必用外國機器和外國工程師了”。曾國藩感覺容閡的主意好,當即應諾。不久學校便建立起來。曾國藩認為容閡從美國采購先進的機器,是立了大功的,上折奏請朝廷予以褒獎。容閡被授以五品官“以候補同知,指省江蘇,盡先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