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荒誕心理學

·靈感有時候也需要醞釀·

靈感不是天才的專利,任何人都可以有靈感,隻要為它創造合適的土壤。靈感,在心理學上是指人在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某種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產生的心理狀態;它是一種集中全部精力思考問題時,由於偶然因素的觸發而突然出現的頓悟現象。所以,俄國畫家列賓認為,靈感是對艱苦勞動的獎賞。古希臘時,阿基米德奉國王之命,鑒定工匠製作的金王冠是否摻有白銀。但當時並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他為此日思夜想,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有一天,他在家裏洗澡,他跳進浴盆時,有許多水一下子溢了出來。這使他一下子醒悟到:當容器裝滿了水,把物體再放進去,那麽溢出的水的體積,和這個物體的體積是相等的。由此他聯想到,比金子輕的白銀如果要達到同樣重量,它的體積必然超過金子。於是,他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把與原先國王交給工匠的相同重量的金子和那頂金王冠,分別放在注滿水的容器中,然後比較它們分別排出的水的容量,就能夠知道答案了。這也是物理學上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的來源。在苦思冥想下,阿基米德沒有解決這個物理難題。但他沒想到的是,在洗澡的偶然時刻,通過一個不起眼現象的觸動,這個答案會自己跳到他腦子裏來。靈感往往就是這樣“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或者說“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它“卻在燈火闌珊處”。也就是說,它們總是不期而至的。靈感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往往具有巨大的價值。那麽靈感的原理是什麽?我們怎樣才能更容易地獲得靈感呢?心理學家認為,靈感是意識與無意識交互作用的結果。靈感出現之前,人們對某一問題有著長時間的思考。這段時間的思考實際上是靈感孕育的過程。人們潛心思考的結果在大腦皮層留下了“痕跡”,在人們對某一個問題長期思考而不得其解的日子裏,有意識的思考中止時,無意識的認知活動卻仍然繼續進行著。其實,人們有意識思考的某些方麵已經接觸到了問題實質,已經達到了問題解決的邊緣,隻是由於思維的慣性,人們對這些有用的成分或結果沒有加以重視,或者被有意識的認知否定掉了(但這些思維的結果仍然存在於無意識裏)。舊有的思維模式常常束縛了人們的思維翅膀。當人們處於高度放鬆的時候,如散步、賞花、洗澡、度假,甚至是做夢,有意識的認知活動較少,這時舊有的思維模式最容易被突破;在某一刺激的引發之下,人們在瞬間跳出舊有的思維模式,使長期沉積在無意識裏的信息與意識瞬間溝通,達到問題的解決。其實,在科學發展史上,創造性活動往往就像阿基米德定律,是靈感突然迸發的結果。在苦思冥想下,阿基米德沒有找到答案,沒想到洗澡時偶然遇到的現象提示了它,使答案跳了出來。每個人的思維恐怕都遇到過卡殼的情況。比如對一些比較艱澀難懂的知識,第一次學習,很難理解、把握;或者,遇到一個難題,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解決辦法。這種時候,繼續想下去,可能隻是幹耗時間,因為靈感似乎離我們遠去了,要麽就是我們的路子不對。這時,也許我們暫時把問題放一放,不去想它,做點別的事情,把腦筋換一換,再回來想這個問題,或者不刻意地想它,等待靈感自己出現,就真的能等到靈感。就像詩裏說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