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六月,北平已經到了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到了中午,瓦藍的天空幾乎看不到一絲雲彩,灼熱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睛。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巨大的烤箱,準備把裏麵的一切烤熟。
五個親王都被廢,其中一個畏罪自殺,其他四個都給抓到各地過苦日子去了。偏偏年齡最大,兵權最大,造反嫌疑也最大的燕王朱棣沒有被處理,這確實挺讓人奇怪的。
不是朝廷不想動他,而是因為朱棣瘋了,你總不能趁人之危,對一個精神病人動手吧,何況這個病人還是皇帝的親四叔。
自從得了精神病,朱棣整個人精神多了。
看過《笑傲江湖》的人,肯定知道“要練神功,揮刀自宮”,了解朱棣事跡的人,也會明白“要進皇宮,先得裝瘋”。
這年頭誰不裝,想嫁給大戶的風塵女裝嫩,想擠入上流社會的窮秀才裝範兒,想寫出好曆史小說的作家裝有文化,想賴掉責任的父母官裝傻,想保住小命的嫌疑犯裝瘋。
朱棣為什麽要裝瘋,這是明史專家們肯定要反複研究論證的問題。
第一個把女孩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把女孩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個把女孩比作花的是蠢才。同樣,我們也可以說,第一個表演裝瘋的是天才,第二個表演裝瘋的是人才,第三個表演裝瘋的是廢材。在曆史上已經有很多人成功地表演過裝瘋的把戲之後,朱棣還是要身體力行一把行為藝術,到底是出於什麽動機?你有孫臏玩得像嗎?
黔驢技窮?以退為進?博取同情?
也許大家都看破了,故意不說而已。
也許他的對手輕視他了,覺得他不過如此。
也許監視他的人開始同情他了,覺得活到他這地步真是跌份。
也許大家都不把他當回事了,他的目標就達到了。
然後他突然就病好了,然後他突然就拔出了刀,然後他就朝著看他笑話的人,一個捅上致命的一下,然後他就笑眯眯地瞅著腳下的一堆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