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皇帝是這樣煉成的:朱棣的成功之路

三、誓師靖難,所有的兆都是吉兆

這一年,是建文元年,距太祖朱元璋去世,隻過去了十四個月,所謂守孝三年的古訓,已經徹底被扔在了一邊。

這一月,是七月。上個月他還是一個躺在大街上裝瘋的北平病人,現在,他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動,無數的戰士,將成為他的炮灰;無數的生命,將成為他的祭品。

這一天,是七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的七夕,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可在朱棣眼中,每一天都是一樣的,都隻是他邁向最高權力寶座中的一天。

太陽已經出來了,強烈的陽光照在每個叛亂者的臉上,刺得人睜不開眼,所有能參加戰鬥的士兵,已經集結在了王府前的廣場待命。朱棣還特意找了道衍推薦的術士金忠占卜,金忠算了半天,說今天是個好日子——七夕,黃道吉日,就這天吧。

朱棣站在了廣場正中的帥旗下,穿上了父皇禦賜的鎧甲,這真是很有喜感的一幕:十年前,父親賜甲給他,是希望他為大明守住邊關,為大哥朱標把好帝國北大門;十年之後,他卻要披著這身鎧甲,去攻打父親指定的接班人,從大哥的親兒子那裏搶奪江山。

他捋了捋胸前的長須,又想起袁珙的話:“年交四十,髯須長過於臍,即登寶位。”他今年的確四十了,胡子也確實長過了肚臍眼,雖然並沒有登寶位,但起兵造反去奪取皇位,一樣能說得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朱棣自己是信了。

起兵檄文早已經寫好,朱棣甚至把它背下了。他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磁性的嗓音,一字一句地宣示給眾人(這段文言確實很有氣勢,史書上也留下了記載,大家看一看原汁原味的,欣賞一下祖先的智慧):

我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後嫡子,國家至親。受封以來,惟知循法守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宄,橫起大禍,屠戮我家。我父皇母後,創業艱難,封建諸子,藩屏天下,傳續無窮。一旦殘滅,皇天後土,實所共鑒。祖訓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訓兵討之,以清君之惡。”今禍迫於躬,實欲求生,不得已者。義與奸邪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討,以安社稷,天地神明,昭鑒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