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從高中寄宿開始,除非有個很愜意的午休,否則,幾乎每到中午,都離不開一杯茶。後來,茶和午休都離不開了:午睡起來接著就要喝一杯茶。上了大學,這簡直是一個無論何時何地都改變不了的嗜好:沒有它們,做其他事還勉強能撐下來,但上課時總會小睡過去。
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研究生畢業。工作後,午休自然是沒有了。但茶,依然不離不棄,相伴相隨。
我很能喝茶,這點可能是遺傳我老爸的。
和我老爸不同的是,我一年四季喝的基本是綠茶,而老爸常年都喝“老茶”。老茶,是我老爸自己命名的,我至今不知道它到底屬於中國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反正,很適合在爐子上煮著喝,也就是很適合喝罐罐茶。
從小,每次老爸幹完活剛進院子,我們姐弟就已給他沏好了茶。吃完飯,老爸就慢條斯理地開喝。不管多忙、多累,老爸喝茶都是很有儀式感的,跟他的為人處世一樣,任何時候都保持著一種似是而非的儒雅風度,跟他的農民身份結合在一起,讓人覺得好笑又歎服。很多時候,老爸端起杯子喝上幾口放下,我就趕緊端起來喝上一口,然後,轉身拿來水壺把杯子添滿。
我們一家人很少喝酒,卻能將茶喝出酒的醇烈和豪爽來。隻是,茶之於我僅僅意味著能清神醒腦——故下午三四點過後我是堅決不喝的——而之於老爸,卻迥然不同。
老爸一天“三頓”茶幾成公例,隻要沒有十萬火急的事,“一頓”都不能少:早飯後要喝茶,午飯後再泡一杯,晚上休息前還要喝。當然,他每次不是喝一兩杯,而是喝掉整整一壺水!如果說老爸在早餐和午餐後喝茶跟我一樣是用來清神醒腦的,那麽,我很不明白為什麽睡前他也要喝,而且,喝完不是像我一樣睡意銷匿,而是頭還沒落到枕頭上便鼾聲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