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隻要兩個人相愛,一切萬事大吉。可實際上,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一個家庭和另一個家庭,一堆親緣關係和另一堆親緣關係的結合。兩本原來毫無相幹的“曆史長卷”擰到一起,會讓很多新媳婦頭疼,倘若處理不好與婆家的關係,婚姻也會變得動**不安。
男人,請做好家庭裏的“雙麵膠”
婆媳關係,曆來是中國家庭中最微妙的關係之一。不論是婆婆看兒媳,還是兒媳看婆婆,總有點“越看越相厭”的意思。不論是哪種家庭,總是難以避免的傳出“婆媳不和”的聲音。
畢竟如果沒有丈夫,兒媳可能永遠不認識婆婆,如果沒有兒子,婆婆也永遠跟兒媳沒有交集,這兩個女人壓根兒就是兩個毫無相關的人,但由於中間這個男人的出現,婆媳關係也就出現了,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兩個人因此成了親人。
婚前,兒媳是媽媽的女兒,被百般寵愛,嫁入婆家後,新娘子一下掉進了一張關係網當中,需要四麵應付,被作為成年人來承擔起該有的責任和義務。兒媳為此要叫自己母親之外的人“媽媽”,但是被媽媽寵愛和嬌慣的待遇沒有了。從此以後要生活在一起,親情上多了一層長輩,生活上多了一層限製,這讓很多新兒媳一下難以進入角色。而婆婆呢,卻要她像對待女兒一樣對待兒媳,而且這個“女兒”隻能嗬護、縱容,不能指責、管教,因為一旦指責和管教就會引發嚴重的婆媳戰爭,而這種戰爭是會長久結仇的,不會像母女一樣沒有隔夜仇。而且這個“女兒”不會真像自己的女兒一樣跟自己貼心,這個“女兒”隻是另外一個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這會讓婆婆心裏很不平衡,心裏會覺得家裏多了兒媳生活還真是麻煩。
可以說,兒媳、婆婆、男人是一個比三角戀更複雜的三角關係。三角戀中,總有一個是不被愛的,而且最終會有一人退出,所以相對簡單多了。但在婆媳關係中,兩個女人都是被愛的,哪個女人都不能退出,而且還應該和諧相處。這就免不了讓本應該擁有兩個女人的愛的那個男人夾在中間,受盡夾板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