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中必然有所得失,傑克·韋爾奇在通用的改革之路就經曆了這樣一個過程。會選擇、懂放棄,不貪多,隻求精是傑克·韋爾奇另外一個良好的心態。
大凡成功的管理者和經營者都具有明智地選擇和放棄。
因為當你不能擁有時,你可以放棄,放棄是一種高明的策略和手段,放棄是為了更好的擁有。這才是成功管理者的觀點。
1.島村芳雄放棄今天賺取明天的錢
島村芳雄生於日本一個貧困的鄉村,年輕時背井離鄉到東京謀生,在一家材料店當店員,每月薪金隻有1.8萬日元,還要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因此時常囊空如冼。
島村想自立門戶創業,但資金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於是,他選定一家銀行作為目標,一次又一次地提出貸款申請,希望人家大發善心。前後經過3個月,到了第69次時,對方終於被他那百折不撓的精神所感動,答應貸給他100萬日元,當親朋好友知道他獲得銀行貸款時,也紛紛幫忙,這樣,島村又借到了100萬日元。於是辭去店員的工作,成立丸芳商會,開始了販賣繩索的業務。
為了打開市場,島村想出了“先予後取”的方法:
首先,他往麻產地岡山以0.5日元的價錢大量買進45厘米長的麻繩,然後按原價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貸廠。這樣做,不但無利,反而損失了若幹運費和業務費。
虧本生意做了一年之後,“島村的繩索確實便宜”的名聲遠播,訂貨單從各地像雪片一樣飛來。
於是,島村按部就班地采取行動。他拿進貨單據到訂貨客戶處訴苦:“到現在為止,我是一毛錢也沒賺你的。如果讓我繼續為你們這麽服務的話,我便隻有破產一條路可走了。”客戶為他的誠實做法深受感動,心甘情願地把每條麻繩的訂貨價格提高為0.55日元。
然後,他又到岡山找麻繩廠商商量:“您賣給我一條繩索0.5日元,我是一直照原價賣給別人的,因此才得到現在這麽多的訂單,如果這種無利而本的生意繼續做下去的話,我隻有關門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