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別和叛逆期的孩子較勁:親子無障礙溝通50招

16 會感恩的孩子更容易獲得幸福

Q:

專家你好,我是一個 14 歲女生的父親,我想谘詢一個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我的孩子從小跟隨爺爺奶奶長大,雖然孩子的爺爺奶奶都生活在農村,物質條件稍微差點,但關係都很融洽。現在孩子長大了,喜歡安逸舒適的環境了,漸漸地,孩子就開始覺得爺爺奶奶是農村的,是窮人,對爺爺奶奶沒以前熱情了,所以每次看到我父母熱情洋溢地問起孩子,孩子卻是不情不願的樣子,我心裏就十分不舒服。我批評過孩子幾次,但孩子媽媽覺得這都是小事,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了。專家,我應該怎麽做才好呢?

A:

無論是互聯網上還是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問題我們一點都不陌生:那就是麵對我們的家人,我們往往顯得不那麽感恩,不那麽寬容。朋友、熟人甚至陌生人對我們的好,我們都會感激涕零,想起來就會心生暖意;但父母家人給我們無私的愛與幫助,我們常常熟視無睹,覺得這是理所當然,而習以為常。

你的孩子顯然就缺乏了對爺爺奶奶帶大自己的感恩之心,並且早早用世俗評價一個人價值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親人。其實這不僅是孩子的悲哀,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人要擁有感恩之心,無論一個多麽卑微貧窮的人,隻要他們對我們有過恩情、有過幫助,我們就應該在心中給他們留一個位置。所以,這件事情並不是孩子母親說的小事情,而是影響孩子一輩子人格形成的大事情。如果孩子連自己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都可以熟視無睹,那麽她又怎麽可能珍惜生活中那些細膩而美好的愛呢?

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親人,感恩朋友,以友善之心對待他人,尊重他人的勞動,這是父母和老師首先要教會孩子的能力。感恩是愛的根源,也是快樂的必要條件。

怎樣對孩子進行感恩的教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