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和太太很晚才要孩子,所以對孩子看得很重,基本是孩子張口要什麽,我們都不會拒絕。隨著孩子長大進入高中,我擔憂地發現孩子大手大腳慣了,一點沒有攢錢節約的意識,金錢方麵的意識也很淡薄,請問尚老師,我們父母該怎麽讓孩子擁有理財意識呢?
A: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抱怨不絕於耳:“我的孩子從小到大,什麽都不會幹,就會花錢!”其實,這句話還真說得不對。如果孩子真的會花錢,不僅不是壞處,還是一點長處。實際上,父母們真正應該抱怨的是孩子們不會經營財富,沒有理財的習慣。
孩子養成大手大腳的毛病,大多數都是家長造成的,還有些是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有些家長小時候吃過苦遭過罪,所以當經濟條件改善以後,對自己的孩子從不吝嗇,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還有些家長因為家境富裕,對孩子“富養”,縱容孩子大手大腳的行為;此外,由於攀比的心態,很多孩子為了麵子,用金錢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當我們耳聞目睹不少孩子們無視父母的艱辛勞動、無度揮霍父母錢財的行為時,我們也無法逃避一個問題:在我們這個以節儉、細水長流為傳統美德的國度裏,人們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對下一代的理財教育卻是一個盲點。財富,是令人向往的,而學會如何支配財富更為重要。我們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與其給孩子留下百萬家財,還不如教孩子學會理財。
父母對於孩子金錢上的管理,太過放縱或者太過苛刻都是走極端。我認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錢本身,也不在於父母給不給孩子錢,而是教孩子怎樣正確認識錢、如何養成良好的用錢習慣,也就是要教孩子學會理財。
建議一: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