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別和叛逆期的孩子較勁:親子無障礙溝通50招

7 孩子離家出走是為什麽

Q:

我家孩子 15 歲了。上星期過生日,他自己叫了幾個朋友在家裏開party。我下班一回家,就看到家裏一團糟,到處都是扔掉的零食袋子,電腦還開著超級大聲的音樂。我一時氣急,就衝著他大吼了一頓。結果他竟然摔門而去,一晚上都不見蹤影!第二天,雖然他被同學媽媽送了回來,卻態度冷漠地跟我說:“你下次再吼我,我就不回來了!”我不過是一時氣急罵了他一頓,他怎麽就能離家出走呢?下次他要再離家出走,我該怎麽辦呢?

A:

近年來,青少年離家出走的事件時有發生,且呈不斷上升之勢。

離家出走對青少年的危害極大,尤其是獨自一人在外時,除了生活沒有規律、吃飯穿衣都比較緊張外,還會因為遠離父母和親人而感到孤獨、情緒壓抑,最終形成偏激和憤世嫉俗的心理。此外,很多流浪在外的青少年還會因為社會經驗不足、受到不良影響而染上不良習慣,學會偷盜、抽煙、酗酒和說謊等,最終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離家出走的現象。

很多父母像您一樣,不理解孩子離家出走的原因:自己隻不過是罵了他一頓,這在以前也不是沒有過,他怎麽就能離家出走呢?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頻繁離家出走,原因是多方麵的。

從心理方麵來說,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對父母的依賴正逐漸轉化為獨立意識。他們想要獨立活動的願望日益強烈,迫切想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和友誼。此時,如果家長還像從前那樣對待他們,動輒打罵,就會使他們產生對立情緒,甚至發展成為離家出走。

從教育方式上來說,一些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看得死死的,嚴格控製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時間,除了讓他們完成學校的作業,還會不斷要求孩子學習其他知識以應付考試。這樣一來,孩子就會覺得不自由、被控製,由此產生反抗心理。教育專家認為,對心智健全的孩子來說,選擇離家出走是他們反抗嚴格管理的一種方式。研究表明,13 歲至 18 歲的孩子反抗嚴格管理的方式通常是:厭學、離家出走、早戀、加入不良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