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我的“長生果”

花的絮語

眼下,關於國花的選擇成了熱門話題,一說到花,我也同樣來勁。

我愛花,花是燦爛的生命,或者說,花使生命有了色彩,有了馨香。

大自然的花,組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亮麗世界。花和樹一樣,品類繁多堪稱大自然之最,光是那名字,就夠你夢思遐想陶然如醉的:茉莉、金桂、雪蓮、墨菊、荷花、牡丹、繡球、芍藥……那姹紫嫣紅的色彩,更使人眼花繚亂。

我對花的愛心,也經曆了一番由淡到濃由濃返淡的過程。

年輕時愛花,是光看不養。不是不想,而是沒有時間沒有財力精力。不光是個人沒條件,社會和時代也不提倡和提供人們有此閑適的心境。如果過於酷愛,如果愛花成癡,在“文革”中可能還是罪名一條:小資產階級情調。

記得第一次興致勃勃去看牡丹是大地回春以後。“一朝寵愛歸牡丹,千花相笑妖嬈難”,正是洛陽首先舉辦了“牡丹花會”。花會期間不光是王城公園姚黃魏紫分外鬧猛,整個洛陽城都被洋洋春光所融化,如蜂如蝶的人流,棄冠丟履熙熙攘攘,那傾城空巷觀賞的盛況,真可謂人看花花看人,人還未睹花容,那春光春色先就在心頭流淌。

真正的美是無須包裝的,我愛花,正是它們在大自然中千嬌百妍無拘無束的形態。試想想,如果將花之王的牡丹一株株皆套上金飾玻璃框架,置於高雅華麗的大廳售票展覽,那該怎樣的煞風景喲!

我愛花,還愛它們四時八節燦爛綻放的熱烈。但你若真正愛花養花,必須還要有一份小心翼翼的惜護,一伺候不好,“它便死給你看!”——大姐有次道出的這一警句,幾成讖語,那次我出門的時間長了一些,幾年育養的花,幾乎全軍覆沒。當時,雖不似“瀟湘館主”有葬花的情懷,也著實心疼得發呆。此後,我便選了一些不容易死的花草來暫解“花渴”。陽台上,大盆小盆,燦爛一片太陽花,花開季節隻要晴,它會早早地迎著朝霞開放,若逢彤雲密布,對不起,它也不理會老天爺陰沉沉的臉色,硬是萎謝了也不展現一絲笑容!別看是小小花兒,倒有自己的不卑品格。